海绵 发表于 2014-7-1 20:35:41

环湖千里行 走马环湖

环湖千里行 走马环湖:追寻两河之地的肥美草原
                                                       翻过日月山西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边那一抹深蓝,那就是神奇而美丽的高原湖泊青海湖。在她宽阔浩渺的水面周围,是几千年来养育了高原民族的富饶草原,如今这片广袤的绿野被称作环湖牧业区,她是青海省草地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也因而承载和出产着全省最多、最肥美的牛羊。
早在商周时期,最早居住在这里的羌人部落就以青海湖为中心,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遥想当年,这里蓝天碧海、水草丰美,雪山上融化的股股清泉奔流入湖。如今流入湖中数得过来的几条河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倒淌河、黑马河、沙柳河……与其说是河,不如称之为溪流更恰当。湖东那片颇为壮观的沙丘肯定不是商周或唐时形成的。
除了果洛、玉树和黄南,青海省的区域地界完全是以青海湖为中心划分的,湖以东为海东地区,进而海西、海南、海北,可见青海湖在全省人民心中的地位何其神圣。的确,从科学意义上讲,正因为有了这片广阔的水域,蒸腾的水气滋润了周边的高山大川,才使得我们这片土地充满了绿色、充满了生机。
过了倒淌河便是共和县的江西沟乡,坐落在湖边的上社村是个现代化畜牧业示范村,我们便前去一看究竟。乡长兴冲冲地领着我们参观了湖边还没有完工的牧民新村。这里曾是某企业的一片农田,后来交给地方后恢复为牧场,现在乡上在这里规划建设20座坚固的两用暖棚,再修建供牧民居住兼旅游客房的小二楼,让世世代代放羊的牧民连人带畜定居在这里,地里种草,棚里养羊兼种蔬菜、白灵菇,再以民族特色的饮食民居搞旅游,几项相加,牧民的收入想必十分可观。

如果环湖地区乃至全省牧区都能把牧民集中起来,牛羊入圈舍养,饲草饲料异地供给,让伤痕累累的草原休养生息,生命的绿色将重回大地。不过种草的事还是要谨慎,凡耕种定要翻起沙土,一不留神就会造成水土流失。青海湖畔曾经到现在一直耕种的看似美丽的油菜花,永远是湖畔大地母亲无法愈合的伤痛。
沿着高等级公路南行,我们来到海南地区人口最密集的恰卜恰镇。恰卜恰在藏语里是“两河之地”的意思,可我们怎么也见不着一条有水的河,干燥的空气和飞扬的尘土预示着旱情的加剧。传说中奔流不息的河川已成旧梦。不过在东香卡村,我们欣慰地看到这里由于有了机井提供的水源,刚刚兴起的设施农业给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带来了希望。西香卡村的奶牛业也红红火火,刚刚引进的50头西蒙达尔牛成为养牛户的新宠,养了两头洋牛的马兴虎说,再不改良品种,牛小得跟羊一样,羊变得像兔子一样了。据说最近还要引进近千头西蒙达尔牛,以形成奶牛的产业化。为此,一个日加工10—30吨鲜奶的民营乳品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
恰卜恰地区从地理单元上讲是青藏高原边缘盆地,四周高山环抱,尽管北有青海湖,南有龙羊峡水库两大水域,但境内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原本天然草原只要有适当降水就可维系生态,但随着农耕文明的不断扩张,违背自然规律的耕种,使得原本脆弱的高山草甸丧失殆尽,裸露出更多的是黄沙而非沃土。与兴海、贵南交界处,有许多平坦的“塔拉”,那里完全是一幅西域荒漠景象。“塔拉”在蒙语中为草原的意思,可见这里也曾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和兴海、贵南的许多“塔拉”一样,由于临近黄河,海拔相对较低且有树木生长,加之过去严重的粮食短缺,因而长树的地方终究逃不过被开垦,于是原本水草繁茂的草原在经历了开挖、深翻、播种、灌溉之后,献出的是粮食,留下的是贫瘠与荒漠。土地一旦失去了耕种价值,人们便无情地将它抛弃,任凭狂风与烈日。当人们恢复了理智,并试图还原其美貌时,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远超过过去所有的掠夺。
离开恰卜恰时,一场大雪不期而至,我们似乎能听到干渴的大地在畅饮、在欢笑。只是 这一场雪无论如何也无法让那些失去植被的草地重新披上绿装。路过湖东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被青海湖抛弃的那汪尕海中,无数的小水鸟在畅游嬉戏,天空中一群南来的雁鸥直奔鸟岛,那是它们生息繁衍的家,蓝天下这碧水青山是我们从现在到永远都要赖以生存的家园。

小雨 发表于 2015-5-16 09:59:04

帮帮顶顶!!

小马 发表于 2015-5-21 10:41:30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运动 发表于 2015-5-25 09:57:42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爱上户外 发表于 2015-5-28 00:55:27

过来看看的

运动 发表于 2015-5-30 18:45:33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运动 发表于 2015-6-1 18:21:46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环湖千里行 走马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