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户外 发表于 2015-1-15 11:39:48

牛首山人文资源简介


  一、概况
  牛首山地处南京市中华门外13公里处,位于江宁区谷里街道东北。山高242.9米,海拨248米,面积约500公顷,以牛首山为主体,北连翠屏、南接祖堂,周围有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及宏觉寺、宏觉寺塔、郑和墓和抗金故垒等人文景观。该地区天工造化,自然景色极佳,阳春三月,茂林修竹,桃花争艳;黄昏时分,暮色苍茫,云蒸霞蔚,“牛首烟岗”,令人沉醉。与栖霞山齐名,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4月正式挂牌运营。
  牛首山山体多为三迭系黄马青组砂岩。《金陵览古》日:“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因双峰酷似牛之双角,故名牛首山(古名牛头山)。
  牛首山又称“天阙山”(“阙”是宫门或墓道两边所立的楼台式碑坊)。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初建东晋王朝时,定都建康(今南京)。大兴年间,元帝想在都城的正南门宣阳门外建立双阙,以示皇权的至尊。当时众官议论纷纷,都说义兴(宜兴)汉司徒许玉墓前的二阙高壮,可以迁到这里。丞相王导不同意,他清醒地知道,东晋政权草创,财力不足,连城墙都还用竹篱笆代替,哪有条件建阙。王导思索了几天,有一天,他陪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往南眺望,只见牛首山两峰对峙,十分壮观,便遥指山峰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元帝明白王导的苦心,就听从他的意见,取消建立双阙的计划,称牛首山为天阙山。《昭明文选》中陆亻垂的《石阙铭》里即有“乃假天阙于牛头”的记载。唐朝天宝初,牛首山正式改名为“天阙山”。
  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里,曾住过高僧辟支和尚,他在此洞中“立地成佛,上天为仙”,因此住过的山洞称辟支佛洞,又称佛窟洞。牛首山一度亦称仙窟山。
  南朝梁代佛教盛行,牛首山南建有佛窟寺(今宏觉寺),唐代又添建宏觉寺塔。唐太宗贞观六年(632),牛首山成了佛家“牛头宗”(一名“牛头禅”)的发祥地。佛家称“江表牛头”即指此。塔有碑,碑文《牛首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为著名诗人刘禹锡所撰。自梁代到明代的千余年间,牛首山一直是僧人咸集,群贤毕至之地。余宾硕描写它:“秀宇层明,松岭森阴,绮馆绣错,漂渺玲珑”。在牛首山东峰舍身崖的感应泉旁,有明景泰六年(1455)诗刻。凤字形石壁上除有梵文和诗刻外,还有4龛石刻佛像,多者达75尊,大者近2米。足见明代佛教盛况之一斑。
  二、植被与特产
  牛首山山脉,属宁、镇山脉西段三个中的南分支,属沿江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地处北亚热带中部季风气候区,干湿冷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本区的地带性土地为黄棕壤为主的山地土壤,PH值5.5—6.5,属酸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混交林为主。由于历史上为佛教圣地,原始森林受到人为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林相已不整齐,次生林的比例较大。又因其海拔不到300米,植被的垂直地带性不明显,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山顶灌木丛林、竹林四大类。 昔日盛产松、竹、茶、兰。其茶,香色俱佳,名天阙茶。其兰,一茎十数花(蕙兰),叶少而阔,色碧香馥。其桃李烂若云霞,加之漫坡杜鹃、山茶,风景宜人,每岁届春金陵百姓倾城出游。故有“春牛首”之称,清乾隆年间“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中。此外,牛首山中还出产十分珍贵的硅化木化石,可与南京雨花石相提并论。
  三、寺庙和古迹
  民国26年(1937)底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将全山砍伐一空,历代建筑付之一炬。1957年因开采铁矿又削平了西峰。文物古迹所剩无几。直至1986年进行风景区规划后,牛首山加强了保护和管理。满山遍植苍松翠柏和桃、李、兰、杜鹃、迎春花等春花植物,修复了宏觉寺塔。
  宏觉寺 原名佛窟寺,司空徐度建于梁
  天监二年(503),位于牛首山南,后更名普觉寺。唐太宗贞观年间慧能和尚来牛首山修行,唐法融曾在此谈禅,讲经说法,创立了牛头禅,这里便成了佛教南宗的发祥地。据《金陵梵刹志》记载:塔上的碑铭是由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撰写的,可惜这块碑今不存。南唐时,又在普觉寺基础上扩建毗卢殿,辟支佛塔、天王殿、白云梯等,规模宏伟,香火盛极一时。明洪武初年,寺院大规模整修复称佛窟寺,后更名为宏觉寺。并在崖壁上雕凿佛像、文字,形成摩崖石刻,然历经兵燹和几百年的侵蚀风化,如今寺庙仅存遗址,摩崖石刻字迹已模糊难认了。
  牛头宗传说 在江宁“牛头宗”的传说已久,它讲的是禅宗旁支“牛头宗”的创立与传承的故事。自南朝到唐代佛教非常兴盛,各地广建寺院、大兴佛像,到处是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南朝四百八十寺”即为当时的写照。牛首山的佛窟寺更是僧侣如云,这是因为这里出了个有名的法融禅师。
  法融(593-657)是江苏镇江丹徒望族韦氏之子,19岁时家为其聘婚,逃隐茅山,钻研佛学。
  据传,唐贞观十年(636),法融来到牛首山,在幽栖寺花岩山北岩下,另立茅茨禅室,他日思夜索,不虚度一寸光阴。数年后,从其修行的僧侣达百余人,法门渐兴。法融打坐,见人不起,也不合掌,遂有“懒融”之名。一日有丈余长蛇,目如星火,举头扬威于洞口,融视若不见,凝心安坐,隔夜蛇自行退出。山中时有猛虎伤人,打柴人不敢进山,自法融来后,虎便不知去向。更为神奇的是群鹿也被感动,纷纷伏在室前听法。贞观二十年十一月,法融在岩下讲《法华经》,当时素雪满阶,在这冰天雪地中,竟然出现鲜花二茎,状似芙蓉,灿如金色,人们无不称奇,从此花岩山又有了“献花岩”的美称。
  法融苦心修行,“遂大入妙门”,被佛教禅宗四祖道信看中遂收法融为弟子,向其传授东土禅宗鼻祖达摩的法要,并允许法融为牛头宗祖师,被世人称为“五祖”。
  牛头宗在禅学中又称牛头禅,简单地说即提倡心性空寂,牛头宗从贞观年间创宗,在法融以后又延续五代,即:法融传智岩、智岩传慧方、慧方传法持、法持传智威、智威传慧忠,合称牛头六祖。
  在当地至今还有关于“五祖传六祖,六祖永不传”的传说。
  2008年牛头宗的传说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献花岩传说:献花岩在牛首山南祖堂山的北岩下,弘觉寺的北面,附近有伏虎洞、神蛇洞、飞来石、象鼻泉、弘觉寺等名胜古迹相衬托,自古以来是极佳的旅游胜地,历代名人雅士到此游览曾留下许多佳句名篇,因此献花岩的传说源远流长。
  献花岩名叫花岩山,为何改名?据传,贞观十年(636)法融离开茅山来到花岩山另筑茅茨禅室,在此苦苦修行了21年,他以“慈善慧力感通众生”驯服兽鸟,使兽鸟与人和睦相处。
  法融在入定或讲经说法时,常有鸟兽闯入茅庵,法融总是饲以食物,若有鸟兽受伤和生病,法融均精心护理后予以放生。
  有一次,法融在禅室入定,一条从“神蛇洞”钻出的巨蟒来到法融禅室,举头扬威于洞口,见法融毫无伤害它类之举,天亮时方才自行离去。
  法融未来时的花岩山,花草遍及山岩,时有村民遭到猛兽伤害,自法融来后,山高林密,藤牵萝绕的花岩山周围,人来人往,畅通无阻。
  更为神奇的是贞观二十年十一月,法融在岩下讲《法华经》,当时素雪满阶,冰天雪地中,天上竟然百鸟翔集,地面突然出现二茎状似芙蓉、灿如金色的鲜花。雪中出现鲜花的奇特祥瑞景观,且有献的猜想,所以人们把原来花岩山叫成了献花岩。
  又传法融去世八百年以后的明朝,献花岩寺庙林立,香火旺盛,又传出《两农夫遇巨蟒》以及《刘基妙计除巨蟒》的传奇故事。
  2008年献花岩的传说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宏觉寺塔(唐塔)
  位于牛首山东峰南坡,宏觉寺后,唐大历九年(774)代宗李豫感梦“修峰顶七级浮屠”而建,砖砌。明代重修,塔高36.65米,七级八面,每面有壶门一座,小窗两扇,雕木飞檐,古朴端庄,为南京地区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是南京现存最雄伟的砖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古塔,登临塔上,南郊风光一览无余。1956年,在塔下发现一座地宫,内藏明代镏金铜塔,佛像、金瓶和青衣瓷罐等珍贵文物,均收藏于南京博物馆内。1992年市、县文管部门将塔修复如故。故传此塔专为镇压蛇妖所建,此塔一倒,蛇妖出,则南京地区将水患年年,站在塔上,在天气晴朗之时可观长江如玉带、如蛟龙,盘亘于天际。在烽火战乱中,此塔能保存下来,众说纷纭,留传最多的是,每逢破坏此塔之时,必有一白衣白胡之仙者出现,或梦或幻,予以劝阻,当妨执意不听者,必遭报应。或伤或死。
  摩岩石刻:明代石刻遗存。位于江宁区牛首山东峰舍身崖(又名兜率崖)前,离弘觉寺塔东边石阶下百米处的感应泉旁。摩崖石刻呈“冂”字形,三面岩壁,一面为平地,正窟面对祖堂山主峰献花岩。石刻包括石像、题刻。三面岩壁上分布5座石龛,各龛内所雕刻数目不等,多则75尊,少则仅有1尊,共凿有129尊石像。正壁佛龛内仅供奉释迦牟尼像1尊,袒右肩,趺坐于莲台座上,像高约1.78米,通高2.17米,龛外在释迦牟尼龛房,刻有明永乐(1403~1424)年间敕赐弘觉寺四至的全文。中间一段在凿窟时即已毁去,其余文字已模糊不清,仅能看出上款为“永乐元年……”等字样。其下方有道教石龛1座。雕像最多的是正壁东侧石龛,高约1.5米,共9层75尊像,有佛、菩萨、罗汉、力士等。西侧石龛内容、风格与东龛类似。其下有弥勒像石龛,工艺最精,龛外有明成化元年(1465)题记。在弥勒佛龛旁刻有“大明成化元年岁次乙酉五月五日真定成造弥勒佛一尊永远供奉”的题记,壁上还刻有梵字四处和明景泰元年(1450)《题感应泉诗》1首。明代盛时泰《牛首山志》载:“壁上有地涌泉三个字,旁多梵书。又有元贞四年等字”,“燕僧有赋《感应泉诗》,刻壁上。”200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和墓:郑和(1371-1433年)原姓马,名和,字三宝,出生在云南省昆阳州人(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郑和的父亲和他的爷爷都叫马哈只,有这个名字就表示他们两个都曾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觐。公元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统一云南的战争。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因其机灵,被挑选送到北京的燕王府服役,从此追随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边,在朝夕相处当中逐渐得到朱棣的信任。尤其是公元1399—公元1402年,朱棣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进行了“靖难之役”,郑和立下功劳,帮助朱棣登上皇位。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1404年,朱棣为表彰郑和的功绩,亲笔赐姓“郑”,从此更名郑和,史称“三宝太监”。之所以赐这个姓,是因为在叛乱初期,郑和在北平城外一个叫郑村坝的地方进行的战役当中立有战功。到了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任命郑和担任正使与宝船船队的总指挥。这是中国第一次将如此重要的军事指挥任赋予一名太监。为了表示对郑和长期随侍的信赖,成祖授予一些嵌印上宝玺的空白诰敕。有了它,郑和就可以在海上代传圣旨。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实现和平,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从中国主要输出的是瓷器、丝绸、茶叶、漆器、金属制品、铜钱等,而换回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他从30多岁开始,前后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已经60岁了,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他毅然率领船队出使,这次他再没有回来,病逝在印度的古里,享年62岁,永远的长眠在他开辟的和平的道路上。
  郑和墓位于牛首山南麓,踞于小山坡上,墓丘隆起不甚明显,当地群众称它为“马回回墓”,墓冢所在之山,亦称为“回回山”。坟墓两翼有石砌坟圹,半径约200米,东西间距约百米,从坟圹的广袤上即可窥见郑墓的规制。原距郑墓约50米处有一巨型碑座,这可以说是郑墓仅存的地面遗物,于1982年夏被人砸毁。另据传郑和墓前还有两座坟,东边的是随郑和下西洋的侍卫“赫大人”,名叫“海扎儿”,回民。因他长久生活在海上,脸膛较黑,人们又称其为“黑大人”。西边还有一座荒冢(早已被人挖掘),据说埋葬的是郑家未出阁的姑太太。《上江两县志》载该墓系“永乐中赐葬山麓”,东、北、西三面有祖堂、牛首、翠屏、岱山、吴山环抱。墓前可眺长江滚滚东流水。1985年为纪念郑和首航西洋580周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建亭立碑。在郑和墓旁,还加筑了陈列室一座,展览陈列有关文物。 2005年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时候又对景区进行了改造升级。墓按伊斯兰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现墓圹呈长方形,南北走向,南北长300米,东西宽约60米,墓顶高约8米,顶部有青石所制塔式墓盖,镌有阿拉伯文“泰斯米叶”。墓后脑墙上镶有大理石,上刻“明郑和墓”4个喷金大字。墓前台阶有四组7层28级,寓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遍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墓前有一占地近30亩的郑和湖,与郑和墓、唐塔呈三点一直线。
  墓园附近周围原分布有郑家的守坟田,西南边有一村落,名郑家村,这里的人大都姓郑,据说他们的先辈原不姓郑,都是郑家的守坟户(俗称“坟亲家”),后来都改姓郑了。明、清以来他们和居住在南京的郑和后裔均有来往,郑和后裔也经常来此上坟。据年过八旬的郑和第十八世孙郑流洪先生介绍,郑和后裔十代以后的辈份是由四句话编排下来的,五言一句,共二十个班辈,其排列是:“太尚存忠孝,季厚流自宽,繁衍更万代,家道泰而昌”。族中最小的字辈已到了“宽”字辈。他还反映自明、清以来,郑和在宁后裔经常相沿来此上坟,他很小就跟长辈来过,至今郑和在南京的后裔有400多人,老一辈的人不少在解放前都来此祭扫过。据说郑家后裔在云南晋宁还有一支,也有三、四百人,那是郑和之兄马文铭的后裔。郑家后裔中分为两个姓,南京的姓郑,而云南的则姓马。
  关于郑和殁年葬地,史籍所载颇有出入,史学界也意见不一,歧见颇多。对于葬地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殁于南洋,即印度南部古里国,葬在爪哇三宝洞,现谷里街道与古里音近字同,颇有关联之意,耐人寻味;一说殁于半道,葬于海上;也有人认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于1435年回到南京,同年在南京逝世,葬牛首山。西人伯希和《郑和下西洋考》一书说:“郑和墓在南京。”这是根据清同治《上兀、江宁两县志》之说而来的。该志卷三称:“牛首山有郑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现在牛首山麓的郑和墓应是郑和墓地无疑,但究竟系衣冠冢还是真体,又有两种不同意见,其后裔认为是衣冠冢,他们说根据祖辈相传,郑和死后只带回来发辫和靴子等。但当代著名史学家吴晗、朱偰、束世徵则认为,郑和最后一次航行结束时是1435年,圆满地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重任,回到了南京,由于国内政治风云变幻,郁郁不得志,于同年病死于南京,葬牛首山麓,因此认为这里葬的是真体。
  抗金故垒 位于牛首山东侧至将军山、韩府山一带。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兵分二路渡江,连破建康等重镇,在遭到江南人民英勇抵抗后于建炎四年(1130)北撤,途经镇江复遭南宋名将韩世忠的水军阻击,金兀术率兵逃往黄天荡,退路被封,只好取道建康,岳飞在牛首山到韩府山一带筑垒伏兵,大战金兀术,逼使金兀术退回黄天荡。抗金故垒起于铁心桥秦淮河边的韩府山。山脊处多裸露山石,较险峻。自然裸露山石的断隙处,有较为明显的人工堆垒与其连接的痕迹。因年代久远,两边多为倒塌散乱的石块。此段长度约为300米。
  继续南去至铁心桥乡陈家洼山,故垒偏离山脊而西下20余米。中断200米以后,又出现明显故垒痕迹,仍处山脊部,故垒高低参差不齐,底宽2.5米至3米不等。
  北起第3个山峰前约50米处,故垒改呈“丁”字状,原沿故垒西侧之羊肠小道,越过故垒通向峰顶。东西向故垒较为完整,高度约1术。自“丁”字形故垒交点处,向东约200米至山脚,有一泥浆塘,故垒终止于山脚塘边;向西约5000米有一山溪,再去150米左右,为两山间沟壑,故垒高约1米,宽约1.5米,垒砌整齐,苔薛遍布,逶迤蜿蜒,沿沟壑至山脚自然消失。山脚为定坊村小南海砂场。东西向故垒约有1000米。
  自定坊村至高家库村山上,故垒遗迹不甚明显。至龙泉寺后山,故垒遗迹又复出现。距龙泉寺文物保护标志碑约200米处有一山口,沿山脊上行,较为明显的故垒遗迹有200米左右;然后直角向南拐弯,便散乱不全,但其人工痕迹仍非常明显,此段终点为高家库采石场,长度约400米。
  龙泉寺后山仍为韩府山之一部分,当地人都习惯称其为将军山或断臂崖。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与岳飞抗金有关的故事:
  龙泉寺东侧有一个岩洞,高约5米,宽约12米,深约4米,夕卜广内窄,颇似一天然佛龛。据寺中老僧介绍:南宋时,岳飞大战牛首山,一员猛将深入敌阵,奋勇冲杀,杀死许多金兵,这员猛将的一只臂膀也被敌人砍断。于是,他隐身在这个岩洞中养伤,后来被当地老百姓发现,他们送茶饭,采集中草药,帮助其疗伤。不久,将军伤好又奔赴抗金战场。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因抗金而断臂的英雄,遂命名此山为将军山,崖为断臂崖。
  自龙泉寺至牛首山脚,多田地、池溏、村庄,又为宁丹公路所隔,察无抗金故垒,普觉寺公墓位于牛首山东北方向的山脚处。由公墓处上山,渐见故垒遗迹。行约千余米,沿山脊南去,尚有1000多米较为完整的故垒。距牛首山主峰所谓牛眼睛、牛鼻子约400米处)石垒逐渐消失。这一2000余米抗金故垒,有一明显特点,即故垒两侧的老虎刺、山竹、茅草和藤蔓等,自然地形成护垒“屏障”,使故垒得以较好的保存。
  另外,在牛首山东南方向“凤”字崖下近水阁村处,尚有断续故垒,长约200余米。
  一言以蔽之,自铁心桥东500米处的秦淮河边,至牛首山主峰,抗金故垒仍断续残存约计4200余米。岳飞大战牛首山,距今已有860年,故垒遗存至今,且有若干段完好者,亦可谓难得也。




户外爱上者

小马 发表于 2015-5-18 12:03:26

帮帮顶顶!!

爱上户外 发表于 2015-5-22 17:14:23

学习了,谢谢分享、、、

小雨 发表于 2015-5-26 08:32:13

路过,支持一下啦

图腾单车行 发表于 2015-5-28 17:39:38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小雨 发表于 2015-5-31 12:00:16

支持一下:lol

小雨 发表于 2015-6-2 12:51:54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首山人文资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