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去陕北 跟随我的光影一路信天游之扭秧歌

[复制链接]
查看: 602|回复: 0

春节去陕北 跟随我的光影一路信天游之扭秧歌

[复制链接]
查看: 602|回复: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八公里处的枣园村,1944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如今的枣园,象一个整洁安静的大公园,林木繁茂,虽然在冬天,叶子都掉光了,但是,能想象得出到了春夏时节,绿草如茵,浓荫遍地的情景。





  陕北的树,用驴友海猪的话来说,就是“很有气质”,看看,连姿态都和别处不一样。



  冬天,到处都是枯黄色的,如果在春夏季节来,这里浓荫遍地,想来也是很美的。



  陕北的树,用驴友海猪的话来说,就是“很有气质”,看看,连姿态都和别处不一样。

  冬天,到处都是枯黄色的,如果在春夏季节来,这里浓荫遍地,想来也是很美的。





  延安到安塞,是26公里,有高速,也有省道。大家一致同意走省道,根据经验,风景都在路上,而高速,是不能随便停车的。

  果然,刚出城一会,车速就慢下来,堵上了。再一看,前面是一支秧歌队!这样的堵车,可是求之不得啊!秧歌队很善解人意地,拐进路边一户人家的院子,我们跟着冲过去。



  这支秧歌队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的姑娘小伙,一样穿红着绿。领队的叫伞头,旋转着一把花伞,是个眉目周正的老汉,见我跑前跑后地拍他,干脆笑吟吟地面对着我,摆了一个破丝。

  陕北人的大方,有一种见过世面的超脱,初一看很土气,等看仔细了,又会觉得,他们是用这种“土”来藏拙,到了适当的时候,好给你一个措手不及的惊叹。

队伍扭上一阵,伞头就开始唱,对,就是春晚主题旋律的那种调子。我有点困惑,是这个旋律的起源就来自陕北民歌呢,还是陕北的老乡们觉得这个调子简单明朗,借来用了?

  小小的院子里,秧歌队,看热闹的人,房前屋旁,挤得水泄不通,我们没地方站,只好爬到了院子的围墙上,居高而拍。热情的主人,在招呼秧歌队的同时,还不忘站到围墙边,给我们递烟送糖。





  我问队里的几个姑娘:这样的活动,是表演呢,还是走村串户闹着玩?姑娘们答:沿门子嘛!

  沿门子?这个名词挺新鲜,回到家后,特地找来一段资料:

  “陕北年俗里有这样的说法: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人,初三开始沿门子(指闹秧歌拜年的意思)。初三一大早,组织者便抬着锣鼓家什四处唤人起红火,后生姑娘们听见锣鼓响,纷纷赶来,墨汁画眉,胭脂打脸,穿红着绿,开始扭沿门子秧歌拜年。每到一户,伞头便即兴编出恰当的歌词唱与主人,有时能唱的主人也跟着对应几句。主人不停地给各位敬烟敬酒,送醉枣儿装花生,并送上六十六块六、八十八块八等象征吉利的钱物。随着主人送客鞭炮的响起,秧歌队又扭进了下一个院子……”

  今天正好是大年初三,难怪一早看到了两支秧歌队,可算是赶上了!

  看罢秧歌,继续驱车北上。路边有座独山,山上有座庙,又停下来拍照。正拍着,路边走来一位大妈,灵机一动拉住大妈问:这附近哪有腰鼓看?大妈手一指:往沟里走两公里,就有!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雨水集中,地面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丘壑纵横交错,人们管那些山谷,叫“沟”。


我们沿着沟,走啊走,早就过了两公里了,还是啥也没看到。沟里有稀稀落落的人家,三两孔土窑,门上贴着春联,挂着老玉米和红辣椒。正是午饭时分,有人端着碗坐在场院上,边吃边拉家常。再向他们打听,依旧手往沟里一指:不远了,前面就是!



  终于又到了一个村子,老远就看见,诺大的晒场上站满了人,激动地冲下车去,原来是在给村里的十几岁的小后生们做腰鼓动作培训,并不是正式的腰鼓表演。拍了几张,失望地返回。





  沟里的水都结冰了,瀑布更是冻成了冰挂,雪白地凝固在山崖上。要说这里的温度,其实也不很低,白天一般都有5度左右,阳光下根本不觉得冷,但是流水却冻得这么结实,真是奇怪。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4-12-22 17:03 , Processed in 0.0445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