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黄色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 241|回复: 0

新安江黄色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 241|回复: 0
立体

275

主题

957

回帖

3809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3809

社区居民

立体 2013-5-22 22: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安江黄色之旅
                                                        又是一个双休。自大盘山回来后,每个双休都被没完没了的加班、值班和读书所占。“累”——就一个字。
本周五,拖着疲惫的身躯,我又出现在新安江腐败游的车队上,车驶上高速,道路两旁的树不停的向后退去,跑去,最后,树成了排,分不清哪一棵是哪一棵了,我的心,我的脑和树一样,开始飘飘然起来,心静静地飞着,脑空空地荡着,随着车子有节律的颠簸,欣享这个过程,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可以不去做,就这样,傻傻的看着窗外的景色,任凭思绪去飞。此时,人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其他什么都不是,没有社会角色的束缚,也没有社会责任的约束。
故而,待到叠罗汉自我介绍时,禁不住脱口而出,想入飞飞的草民,也许,这是我上车后最大的感受。
又见到了熟悉的朋友,有喜欢自虐的YIHUA,有老木全家,有爱玩的牛顽童,爱吃肉、爱睡觉的菲菲,爱旅游的陈,爱混帐的啄木鸟,看到叠罗汉就怕得要死的诚实,爱网游的帝国,酷爱陶哲的白色柳丁,前任领队大副,不知道是何许人的得意帆,当然还有我的死党没有树香、没有花高的小草,很是亲切。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有漂亮的清水鱼,要改名字的女皇,要爬雪山的东城牧人及其夫人BABYSNOW,永远做不了老大的老二的舅舅和舅妈,来自XX科技的丹尼尔……
六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目的地——鱼梁古镇,此时,已是周六凌晨两点正。一下车,深呼吸,清新的空气扑鼻来,我闻到了油菜花的味道,闻到了土地的味道。抬眼望,不禁要感叹,鱼梁镇的天真低,星星似乎触手可及,我也终于看到了北斗七星(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形似长勺,和书上描述的一般无二),虽然我依然分不清南北东西。按照预定计划,迅速按组分店就寝。就这样,我们在司晨官的叫声中睡下,又在他们的叫声中醒来。
下到鱼梁坝,看到了野营队的队友,他们扎营在坝上,应该是受了一晚上的冻。
鱼梁坝上,牛顽童已经玩开了,色友们也应该在那里浪费了许多的“非林”,我是个爱凑热闹的人,不浪费“非林”不罢休,“擦、擦、擦”,一顿狂按,数个倩影尽收我机,心满意足之余,更想去游船上看看,就听帝国组长一声“长啸”——吃早饭,不得不收起短枪,上得堤去。
早饭是美味的,可是后来的增餐就更诱人,我和小草是游一路,吃一路,好不潇洒,好不自在。
早饭过后就是规定项目,集体照和开跋。
走在鱼梁街上,一边是美丽的新安江,沿岸有块块的油菜花田,但有一点是我始终不明白,好好的油菜花,被他们种的一片片,支离破碎,远远看去,就象是头上的瘌痢,一点美感也没有。我们的相机自然止步于此景色,纷纷调头拍起街的另一边,徽居,黑瓦百墙,黑白分明,就连国际服装界大师都不得不感叹徽洲居民的超前意识,黑与白绝俗的搭配在这里有了最完美的诠释。房子也并非是清一色的古徽居,有现代版的,也有古代版的,新与旧,黑与白,矛盾重重却又浑然一体。也许,这个小镇美的源头就在这里——绝俗就是美。
]
应该说,我是喜欢孩子的,可是,这里发生的一件事很让我反感,当我把镜头对准当地孩子的时候,从一个调皮的男孩口中居然帽出了这样一句话“拍照要给钱”。我立马放下了相机,我实在不愿意看到孩子那么市侩,我不知道是我应该悲哀呢,还是他们的父母应该感到悲哀……之后在雄村,我用照相机拍下了几组孩子的眼神,有的眼神似曾相识……

走过鱼梁古道就是雄村吧,记不太清了。反正午饭是在那里吃的,很有幸,我和小草暂歇在雄村义成村村主任谢老伯家,他家是当地的望族,家很大,里面的装修却很简单,谢伯伯读了四年的小学,已经是当地的大学文家了,不过学历不能代表什么,谢老伯写得一手好字,写了两幅家训贴在墙上,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知足长乐,要攻坚克难。谢伯伯一共有五个孩子,两男三女,其中大女儿就要造房子了,他们的宅基地就是大副吃午饭的那片空地。谢伯伯很骄傲的告诉我们,在桃花坝那里,曾经出过一户连续四代做一品高官的大户人家,这是他们的骄傲。他还相当自豪的告诉我,王茂荫也是他们村里出去的一个有名的经济学家,但是,自他之后,他们这里就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名人了。老人已经78岁,但是思路相当清晰,在我们交谈中,他们的村长来找过他,他的外孙女对我们说,他的外公是这里很有威望的长者,大家有事都喜欢找他商量。我们在谢伯家吃了他们自制烘黄豆饼,香脆可口。

告别了谢伯伯之后,我和小草在一户农家吃了菜汤面疙瘩,这是我们头一回吃这种食物,非常好吃,面疙瘩有点象年糕,又有点象面条,村民非常好客,最后没有问我们收一分钱。这顿午饭我们就这样丰盛的解决了,吃得尽兴,吃得高兴,吃得有特色。
之后去的应该是到漳潭乡,看有600多年树龄的大樟树,当地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一路跟随我们,他们也向我们介绍着他们的骄傲——这棵长在他们学校中的大樟树,因为它,让这些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每天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以朝圣般的心态来看这棵老树,他们看到了一般乡村孩子所看不见的高科技产品,比如数码相机,比如DV。在这里,路边晒着琵琶叶,农民肩上抗着琵琶叶,问后方知,这里的农民还有一项副业就是卖琵琶叶,一斤二角五,在他们这里也是很大的一笔生意。琵琶叶是一味中药,能起到镇咳的效用。满山的琵琶树,果子能卖钱,叶子亦能卖钱,在离开漳潭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牌牌——琵琶之乡漳潭欢迎你,这才知道,这里原是出名的中国琵琶乡。

之后我们色游队和野营队会合于深度镇。
这一路的司晨官是极卖力的,三点多,我就被他们吵醒,就觉得被窝里的温度在一点点的降低,人开始瑟瑟发抖,实在不能忍受,就干脆起床,这时是凌晨5时30分,马路上,一片漆黑,只有对门的面粉店内亮着灯,斗胆走了过去,和店主聊开了,这也就成就了我后来一系列的馄饨皮制作工艺大揭底照片。问着才知道,这位大叔凌晨一点就起床了,先去屠宰场帮工杀猪,杀了三头猪,一共拿到了60元钱,之后就回到店里做面条,我到店时,面条已经做好,正在做馄饨皮,30斤面,需要两个小时的加工,才能变成成品上市。和面之后就是搅面,从厚到薄,这工夫全在他一人手上。六、七个来回后,馄饨皮就象卷轴一样被分四批放在卷棍上,然后又象是垒宣纸一样将他们垒成七字对联纸那样大小,之后是下刀,整齐的馄饨皮就这样做好了。在他做馄饨皮之时,有人到他这里买过肉,跟着他们走进狭长的小道,到了他的厨房,砧板上放着一大块的肉,这就是他的第三份工作,卖肉。他还有第四份工作就是骑着两轮下到农村去卖馄饨皮、水饺皮、豆腐和肉。因为,这里的村民有吃水饺的习惯,而且水饺馅里大多喜欢放豆腐、肉和蔬菜,他就靠这个来赚前,一个月下来,靠他这样辛勤的劳动,一家人可以有近2000元的收入,当然,这还包括他家的出租费,每间屋每月100元,他家四层楼,租出去6间屋。

他的头发上占满了面粉渣,看得出他很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他说,他挣的每一分钱都值得。六点半多了,他的小店迎来了第一位顾客,我也悄然离开。
七点四十,我们两队人马登上了游船,将FB进行到底是我们的宗旨,吃、喝、玩、乐是我们的宗旨。有一路美不胜收的风景做伴,值。雾气环绕下的小山村,就好象是童话王国里的小村落,就象小时候听妈妈讲的故事: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在村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

哈哈,又开始想入非非了。
最后,我们又取道杭州,在苏堤处晃悠了一下,吃了西湖藕粉,品了西湖玉米和豆腐干。
游程结束。
最后要谢谢木伊儿领队,谢谢大副副领队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老木同志的胖大海我负责提供。同时也谢谢我们的押车牛顽童,财驴柳丁,组长JAVAMAN、YIHUA和帝国,大家都辛苦了。我写得也很辛苦。
OVER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7-2 07:29 , Processed in 0.0464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