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台长城纪行

[复制链接]
查看: 170|回复: 0

司马台长城纪行

[复制链接]
查看: 170|回复: 0
秋天

290

主题

988

回帖

4770

积分

猛驴

积分
4770

社区居民

秋天 2013-5-26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要了解北京,城内以故宫等建筑为主,城外则必要研究长城。07年5月27日随航天东风队穿越司马台长城
                                                       
题记:据说,要了解北京,城内以故宫等建筑为主,城外则必要研究长城。


早6点出门,7:20双秀门口,7:30坐车,11:10左右司马台长城。远看如刀劈斧削,蜿蜒不断。

鸳鸯湖深幽静碧,遥遥有船拖水面缓行,湖分司马台为东西两段。初沿东段上行,骄阳当空,矮树低草,空无遮蔽,东行沿长城而去,共走敌楼12座,或陡或缓,或整或残。盛日高照,走急者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有甚者至第四楼即浅尝辄止,电告原地休整,待前行者归来。与亚丁缓行,行一楼歇一楼,渐行渐高,下午1点左右至第12楼,同行者合影。

自12楼游人止步处上望,是司马台险要精绝处,宽仅一砖余,墙仅一侧,直线上升,仅容一人通过,可前行不可后退,或为司马台天梯处。15楼仙女楼,史料说上有并蒂莲花雕刻,且因险要,于云雾飘渺时半隐半现,恰似不愿出门的古时少女,故名仙女楼;16楼望京楼,据说此处制高点,可看京城面貌。自12楼后都属禁行区,望13-15楼止步。

归途,每至一敌楼,陡峭处不能放眼望远,惧道险心怯失足,专注脚下谨慎下步,休息时回头望刚穿行而过的敌楼,蓝天白云下,残缺的楼静静守望见证着历史沧桑。脚下的城砖藏青,或有剥脱。身边往来者多是外国人,脸上或有友好的笑或热情的招呼,但是怎么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呢?怎么会想起八国联军入侵过的圆明园呢?招揽生意的小贩倒是颇因这些外国人得些生意。

回至第四楼与此休息者汇合聚餐,凉风穿楼而过,食毕继续下行,穿小道下至鸳鸯湖边,绕山路上行至西段长城,累,步履渐沉,口渴,途中三人合力获青杏四枚,与火花、毒药、亚丁分之,属意外之喜。资料称西段长城有垛墙、女儿墙、垛口、门窗、楼顶、擂石孔、躲击孔、排水孔、排水嘴等,累且时间不足,没有想起看。也没有看到烽火台,据说圆形,晚上点火为烽,白天放烟为燧。

下午近5点,西段仅至第五楼,原路返回,未过吊桥,绕西侧小路回停车场,至滑翔处觅路不得,约5-6人坐船到下一路口,余者众再三找路返回,至司马台长城题词处汇合。史料称,司马台偏离北齐时长城,明朝戚继光和谭伦修筑,当时为抵御北面外族入侵。城墙垛口样子多样,一路看去确实也是有很多不同形状。有称长城是建筑之最,司马台是长城之最,由此可见司马台之关键。

关于长城,很多传说,著名的孟姜女哭塌的地方,烽火一燃诸候云集换来褒姒一笑,李自成入关,等等。但是长城,作为一个建筑奇迹,公元前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开始修建,至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将各因长城连在一起,明朝因抵御外族入侵需要,长城又得以重点修建,至清停止修筑。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是怎样修成的,但肯定是无数人荒骨野外,多少年饥餐露宿,才有这一千古奇迹——长城。今天徒步在这里,……

看长城蜿蜒延伸,仿佛玉带横在崇山峻岭间,想起哪一朝落难宫女怀念故国的词: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一朝一代的兴衰,长城见证过。

千年历史,千年守望,长城,见证了历史千年的沧桑。


附记:1 停车场处,村长等拿出西瓜一个,小刀剖开,大家分而食之,带瓜者笑而看之。 领队辛苦和带瓜者及美食者有心,都很感谢。
2 博采众长:毒药的凉面及冰水等,详细向毒药再讨教;凉绿豆水,九老师(老九)带,据说是煮绿豆汤,放凉,装瓶,冰箱冻之,毛巾等包之保温。跟小时卖冰棍用棉被包着一个道理吧;寿司,味美好吃,偶不知MM咋做的,勤快的自己去请教吧。:))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0

主题

988

回帖

4770

积分

猛驴

积分
4770

社区居民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7-4 05:25 , Processed in 0.0456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