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喷鼻格里拉之间

[复制链接]
查看: 173|回复: 0

游走在喷鼻格里拉之间

[复制链接]
查看: 173|回复: 0
爱花一族

233

主题

1014

回帖

4462

积分

猛驴

积分
4462

社区居民

爱花一族 2013-5-30 2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听说梅里雪山这个名字,是缘自平常混的一个户外网的一张招集贴,它让我去留意一下关于这座神山的故事。今年在留意纪念攀登珠峰五十周年的一系列报道中,让我对极高山有一种向往,对攀登者的一种崇拜,登山并不在于人类是否能登上每一个顶峰,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毅力的考验,我相信所有攀登者都到达了自己的“珠穆朗玛”,每一座极高山都有神的存在,这就是我对山与攀登者的理解。
                                                       

l、向往
听说梅里雪山这个名字,是缘自平常混的一个户外网的一张招集贴,它让我去留意一下关于这座神山的故事。今年在留意纪念攀登珠峰五十周年的一系列报道中,让我对极高山有一种向往,对攀登者的一种崇拜,登山并不在于人类是否能登上每一个顶峰,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毅力的考验,我相信所有攀登者都到达了自己的“珠穆朗玛”,每一座极高山都有神的存在,这就是我对山与攀登者的理解。
太子雪山——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十座神山之一,也是唯一的雄性神山,至于如何分辨神山的雌雄,我只知道梅里不是藏民的叫法,他们只称他为“太子雪山”。“太子”总是让人神往的,你想想,有多少关于王子的传说,与皇帝相比,太子总是可爱,浪漫,英俊一点吧。也许因为他是高傲的神山,他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至今未让攀登者踏足,他的子民只是在他的脚上仰望。
藏族的神山都有自己的本命年,今年是太子雪山六十年一遇的水羊年,就是太子雪山、纳木错的本命年,如果在他们的本命年去转山、转湖一次修行已作十二次了。听说太子雪山的主峰卡瓦博格峰总是让他殷勤的侍女拉上帐幔,所以每每不得见其真颜,对于神秘的太子我向往之心由切了。
在太子雪山转经有两条线路,一种是“内转”,另一种是“外转”。所谓内转,就是在梅里雪山的东坡,从德钦县城(升平镇)出发,顺时针经巨水、白转经塔、曲子水、巨达,跨过澜沧江再经尼农,翻过下那宗拉丫口到雨崩村,经过雨崩神瀑的洗礼后返回雨崩,翻越上那宗拉丫口到西当,经永宗到明永上莲花寺到规堆,最后从明永返回德钦。前后需要约4-5天的时间。而“外转”则是围着太子雪山做360度的顺时针绕行,其中大半线路在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境内,徒步行程在250公里以上。每年,来自各地的藏民,都要来环绕雪山进行朝拜,名为“转山”。于是,在梅里雪山周边的丛林、山崖、峡谷和冻土荒漠地带,形成了一条转山人走出的通道,这就是700年来从未改变过的朝圣之路。无数执着的藏民虔诚地用他们的身躯丈量着这条朝圣之路,乞盼着来世的幸福安康…… ,它是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步行路,更是与超自然力量对话的心行之路。

l走近第一个香格里拉

经过一番攻略的准备、研究,为免体力不支而不能完成外转,我选择了“户外探险”中的从热水塘(西当温泉)出发到雨崩神瀑的神山脚小转路线,再加上在云南的香格里格和四川稻城的最后一个香格里拉之间游走行程。

D1. 9月28日 广州——昆明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在晚上十点左右我们抵达了昆明市区,在云储酒店泡上了我们的第一夜,晚餐是米线,没有想象中的美味,这个印象中的春城并没有给我太深的印象。

D2. 9月29日 昆明——丽江

我们搭上昆明至丽江的高快,一路上,发现天空的云很多,白悠悠的那种,也很低,仿佛就环绕在不太高的山腰间,阳光被云层分割着透到大地,也让大地变成明暗不一了。云南——彩云之南,果然是云多,但为什么还没有看到彩云呢?
经过八小时的车程到达丽江,丽江古城有很好的名气,已成为小资之地,我的同伴在耳闻中还认为它是一个世外桃源。当我们走入丽江古城的时候,已近黄昏,清澈的小河在古城中流淌,小河的旁边就是石板路和纳西族的民居了。我们也自然而然地把今天的住宿地安顿在四方街旁的一个纳西族小院落。
当我们洗漱完成后,古城已是华灯初上了,处处就亮起了小红灯笼,在四方街,在古城的小河边,在纳西民居中,节日的古城人流不绝,,一片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风貌。印象最深的是古城的旁河河水,清澈清澈地,还有河边那挂满红辣椒的食坊,不时传来令人垂涎香味。四方街旁河岸边的食肆已是食客如云,笑语不绝。随街而行,古城的主要街道有很多的商铺,在售买各式各样的工艺品、旅游用品,风味食品,间中有几家咖啡馆、茶馆,个中的人也悠悠然。直到我来到邮局看到丽江古城的黑白明信片时,我才恍然发现,古城原来有另一个宁静深远的韵味,清晨的青石路泛着光,油青油青的。我想这个有着宁静清晨的丽江才是它的本来面目吧,也听说丽江最美的时候在冬天,那时没有什么游人,只在安安静静的古城纳西人和老房子,小河、石板路回复它的平静。


D3 9月30日 丽江——中甸
丽江到中旬是五个小时的车程,大部分时间车子是在山路盘行,途经虎跳峡徒步的起点虎跳峡镇。我们的这次旅行中没有包含虎跳、沪沽湖等出名的景点,因为挺怕太商业化和人满为患的。听说徒步的路线就是穿行于金沙江边的山路上,远看玉龙近看金沙,想到还有神秘的“太子”,我对那“玉龙”似乎也打不起兴趣。出了虎跳峡镇,还在修路,有几处很陕窄,雨季真有塌方的危险。班车沿冲天河一路向上爬升,过了冲天河大桥路又恢复了黑色路面。小中甸附近的草甸上开满了红色的小灌木,远处牛羊点点,藏民的帐篷镶嵌在绿色的草甸上,景色秀丽,风景总是在路上。
到达了中甸,这个现在改称为香格里拉的高原小城,找到我们的住宿地——香格里拉藏江国际青年旅舍,一个颇具藏族民族风格的地方。旅舍是一栋环形的两层木楼,中间是一个露天的小院,门旁边一间让旅行者休闲、交流的小馆子,小黑板上贴了不少的小纸条,都是一些招集同行者的留言,各方的旅行者都到这个小驿站来寻找同路人。
吃过饭,我们坐车到城外几公里的松赞林寺。天气很好,一片蓝天秋色,路边不时闪过一些高大的青稞架子,配合着秋天的草甸,非常漂亮!高原的低云,投影在近处的山头,给它戴上了一顶深色的帽子,对比着旁边的明亮秋景。
松赞林寺(汉名“归化寺”)为康区十三林之一,是云南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全寺占地五百亩,扎仓、吉康两主寺居于最高点,整个寺院外形酷似布达拉宫,因而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松赞林寺依山而建,建筑群错落有致,每个大殿上都有金顶,在艳阳下金光闪烁,其中一些在修缮,金顶还没有涂上金粉,黄黄的,在阳光下也另有一番意思。拾级而上,每过一个佛堂都走到里面参拜一下,祈求平安。在其中的一个大殿,有一张太子雪山卡瓦格博主峰的佛光照,在神秘的峰尖上,祥云幻化成月牙和太阳,就像我们所看到的藏式图腾,那是一位摄影师花了五年的时间把拍到的一张佳作,这次朝圣的我们有这种恒心和运气吗?不过运气还是来了,当我在一个大殿膜拜完,一位坐在殿旁的老僧用一个藏式手印向我们祝福,一个如莲花手式的双手手印,代表将心交予你,喻意诚心向佛。笨拙的我一下子没有学会,当我终于在朋友的教导下学会这个有意思的手印后,我诚心诚意地向神灵祈求健康、平安、如意,也就在这时,我收到了一个惊喜,让我有一种由衷的满足,仿佛神已经听到我心底的祈祷,“把心交予你”这也是神告诉我的,此行的第一个收获。

D4 10月1日 香格里拉——德钦——热水塘(西当温泉)

从中甸坐班车到德钦,车出香格里拉县城就是辽阔的依拉草原和纳帕海,虽然纳帕海只是一个小湖,远没有达到“海”的程度,但是景色依然美丽,红草堆很灿烂,也有不少的青稞架子在告诉我们收获的喜悦,悠然寻食的羊群和耗牛传递着一种安宁的气息。车过尼西后进入了一个大峡谷,车在山间盘旋,公路边的山谷深不见底,一旦车掉进去绝无生还的可能,驶出大峡谷就是金沙江边,车沿金沙江边行驶了一段,到了滇川边界金沙江上的贺龙大桥,过大桥就进入德钦县境内。车到奔子栏半小时后开始翻越白马雪山,白马雪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奇怪的是白马雪山的东麓植被稀少山体荒芜,而山顶部分和西簏却森林茂密,从白马垭口下山,不久就到了雾浓顶。观看太子雪山的最佳地点有两个,一个是雾浓顶的贵宾观景台,另一个是飞来寺,观看梅里雪山的最好季节是冬季,看到太子雪山全貌和太子日出的机会比较大,夏季多雨云雾笼罩山顶,很难看到雪山全貌,即使有幸看到顶峰,也是昙花一现。我们今天的运气也不佳,只看到周围都是转经台及随风飘扬的经幡的飞来寺,远看太子雪山只露出雪线上的冰川景色,而卡瓦格博峰被云雾所挡,没有露出真颜。
下午13:40分,到达大山中的小城德钦,德钦被群山所围绕,建筑沿山而建,在车站我们匆忙寻找到西当温泉的班车,在这里班车可是没有一个太准的时间表,人满车开。终于乘上了只有我们三人是外地人的满载藏民的西当班车,经过攻略所说的等同车藏民去位于澜沧江荣中吊桥边的一座寺庙取通往神瀑的钥匙的等待,在19:00我们开入了热水塘,一个听说进山前唯一可以洗澡的地方。
在一个藏民的家中,我们找到了今晚的休息地——大通铺,希望传说中的藏蚤不会这么早就出现吧。藏民的住房与厨房相连,烟味呛得令人有点不适,饭桌子不时有一群群转山的藏民在吃酥油茶,粑粑,肉块,让饥饿的我们眼盯盯着看,而老板因为客人太多,也腾不出时间为我们张罗晚饭,还是自力更生,亲自下厨吧,在柴火炉子的呛人烟雾下,完成了三个大菜,只是藏民家的食油有点怪味,让我们吃得蛮不适应。
西当的温泉是不能洗的,只是有几间洗澡房给转山的子民,先洗净一番,作点进山的准备,在洗澡房旁的藏式木房子,看上去倒是干净整齐一点,可惜我们来得比较晚没住上,我等洗澡的空档,也享受了一下山里的寒风和月夜下的星空。
这一天,也是我步入人生一个整数的时间,这一天我也来到了太子雪山的脚下,在他的星空下,在他的关怀下,这对我是一种怎么样的启示?我在深思,但其实这种时候不正是我自己安排的吗?那它是不是在说一切来自自身的向往,心在那,神也在那了!

D5 10月2日 热水塘——上雨崩——下雨崩——神瀑——下雨崩

在我的行程安排中,这次转山我们最长的一天是连走八、九个小时的,但只是计划所写,我还没想到过连走上山路这么长时间是一种什么滋味,要知道我最高的徒步纪录是在羚羊峡走了六个小时,没有什么上坡路。没想到我真的走完了行程,从早晨7:00到晚上19:30躺下,足十二小时!
我们是六点多准备出发的,因为要等同伴的马一齐出发,所以在天已亮的时候才走上了通往面丫山垭口的山路。山路是不断上升了,我虽然是背一个小包,手拿一袋食物,但走一小段就气喘嘘嘘,开始是走一段歇一下,到后来是走几步歇一下,最后几乎是一步一歇,正是汗流浃背气喘如牛,从温泉到垭口海拔由2650米上升到3700米,在高海拔地区负重上坡,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我不知道是高海拨的影响还是体力不支。一位女同伴是骑马的,一早就影也没有了,而我在这个上坡路上艰难行进。与我一齐徒走的同伴也是把我远远拉下了,这段艰难的路途,很多时候是自己一个在坚持,后来是每走几步就休息一下,心口是“扑通扑通”的猛跳。路有时是泥泞不堪的,很多时候就穿行于原始森林中,多是耐寒的松林,有时为了抄小道踩在松软的落叶,枯木覆盖的地面,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经过了两个中途休息的茶棚,喝完了几碗咸酥油茶,直到看到一大堆经幡包围的玛尼堆之前,我还一直不相信我已经快要走完这段上坡路。在十一点,我终于坐上了3700米面丫山垭口的茶棚,冲上一壶香浓的酥油茶,路上遇到的一位活佛(学了一个宗教禁忌:不能在活佛面带帽子,面对活佛时必须把帽子脱下)给疲惫的我们赠送了一张白面饼和上酥油一齐吃,仿佛是神山给我送上的一股动力。酥油茶虽然不太合我们平常的饮食口味,但它绝对是很合适转山人的体力补充剂,对于整天只有几块小饼干,一碗蛋炒饭充饥的我,活佛的礼物是多么的珍贵!
因为骑马的女伴没在垭口等我们,而我们没有约定集合地点,我们也休息一段时间后向上雨崩赶路了。
离开那宗拉垭口(海拨3900米)向下走,路有时很陡,向下行的路总比高海拔向上爬好,速度可以加快了。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离开了原始森林区,走在山林边的下坡路,转过一个山口,在我左边的不远处,向下看已经可以望到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上雨崩村了。而梅里神山的诸峰也一一显现在对面的山脉,只是云南的多云天气,总是让云使笼罩着神秘的太子主峰峰顶,有几回云层向上升起,雪山多露出了一点真颜,大概可以看到它脖子的位置的吧,只是他神峻的山尖总藏在云深不知处。我当然不放过每一个可能目睹真容的机会,我不时停下脚步等候它奇迹般地拨开云雾露出他的王者尊容,我为它偶然多吹开一点云层,出现的雪线而期待,多一点我就兴奋一点,期待奇迹在下次降临,可惜直到我下到上雨崩村太子仍然在云使的后面不肯露面。不过可以近距离看到半个雪峰,还有雪线以上的大片冰川,以及更远处的几处雪山瀑布,已经是神山给我的鼓励和眷顾了,那几处瀑布不知是不是藏民所说的雨崩神瀑?
在中午12:40分左右,我到达了在下坡路看到的世外桃源上雨崩。当时,是从上向下看,上雨崩村落在雪山与森林之间的山谷中,阳光洒在山谷里,有明有暗,明的地方是青青葱葱的草地,暗处是深沉的原始森林,隐见几间简朴的藏式小屋子,宁静的一个小村庄!

由于询问了几处,还是没有阿颖的消息,我只能继续向山的更深处下雨崩村找去了。下了一段不太长的山路,我们到达了谷底,路上遇见了几位香港的女孩子,接受了他们对我寻人的祝福和对下雨崩马帮的投诉后,这一路上我不断的被人用友好的“扎西德勒”问好,祝福足以慰藉疲惫的身体,我继续上坡前行。路是被马儿踏得很糟糕了,加上下雨的效果,泥泞不已。接近一小时的路程,到达了雨崩村阿钦布家附近的白塔草地。
草坪上正有一大群马匹和游客,他们在议价,从白塔到神瀑的骑马价听说也到了80元。我在犹豫是否到神瀑还是原地等女伴时,很幸运地遇上了几位与我们一齐从德钦到西当的藏民,他们告诉我看到女伴在前面的路上,向神瀑方向走了,听到这个消息,仿佛给疲惫的我打了一支强心针,有希望,希望就在前面,只要我赶上去就能遇到她了,神山保佑!
穿过草地,路又开始进入原始森林区,这时山里下起了中雨,多变的天气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困难,雨具是有的,但总会打湿衣裳。骑马的人群很快就走得无影无踪了,我步履艰难地走在湿滑的泥路上,很多时候是一脚踩入泥堆中,所以我有时会在可攀爬的地方选择爬上松软的山坡绕过泥泞的“马路”。偶然有一、二个拉马回程的藏民见我是独自一人走路,好奇地问:“你一个人啊?!小心点,要马吗?”每次我都抵挡住马背上的自在,笑笑说:“不要了,不是一个人,我很快就会遇回我的同伴的。”他们都会友好的祝福我。这种坚持来自一种对神山的尊敬,认为用脚去走完这段路才会是真正的向往,而与女伴的失散可能就是神山安排让我独自完成,不断走下去的动力,相信神山是看到我所怀抱的虔诚之心。
不知走了多少的上坡路,不知歇了多少回,脚是累得不行了,路上向几个用石头修路的藏民问神瀑还有多远,他们回答不远了,半小时,虽然远处可以看到几条瀑布,远远的在山的后面,但这半小是总是走不完的路,后来我终于对他们时间概念怀疑了,这种模糊的观念还在下山带我们住宿的藏民身上体现,多少小时?多少公里?恐怕他们给你的答案都不会与你平日的相同,远几倍吧!
终于,在已经很近地看到神瀑的地方,我来到了据说是莲花生大师修行过的寺庙的山脚下,我向一位游客打听到阿颖一路上与他们同行,还上了寺庙里,累得不行的我心想,神山保佑,我终于在神瀑脚下等到了她。
过了不久,我看到一个披着熟悉雨衣的女孩子,我不禁在山坡上大喊,谢天谢地真的是她!失散近九小时的同伴,我几乎所有的勇气和力量都一下子松下来了。我们两人继续向神瀑方向走了一段后,加上担心回程天晚要走夜路,所以没有坚持走到神瀑下洗礼,只是遥望它,与它合照一下就下撤了。这是已近17:00,虽然没有贴近神瀑但雨水已经代替神水洗礼了我,漫漫的山路已经让我表达了对神山的尊敬,我不在于达到最高点,只在于心意已达,虔诚已留下,于我今天是达到了自己体力的“珠穆朗玛”,认清了自己目前的极限。
还有更幸运的事,由于雨下得很大,我们也很累了不得不停下来休息,而在休息的茶棚,我们另一位同伴,阿迅也恰好在那休息,三个失散的人相遇在神瀑之下,神是保佑我们的!补充了一大碗蛋炒饭后,我们顾不上没烤干的衣服,匆匆中踏上了下山的路向下雨崩村赶。
下山的路还是那样,雨水让它更泥泞不堪,但我们学到了藏民的两招,跑下去,所以速度加快了很多。19:00左右下到阿钦布的白塔草坪。天色已经黑下来了,以为路上遇到的藏民能帮我们找到住宿的民居,但今天来的人实在太多,很多藏民家都住满了人,也包括他家了。我们不得不考虑走到上雨崩村找住宿地,路边的民居已是户户炊烟袅袅飘香不已,住上民居的来客在热闹地交谈着,欢声笑语不时传入我们这三个焦急、疲惫、茫茫然不知今夜安顿何处的人耳中。经过一番寻找,不甘走夜路的阿迅找到了一个还有地方住宿的藏民带路,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远离村子的草地帐篷。帐篷里放着几张床,连灯也没有,床上的被子看上去已是很不怎么样了,加上我们只能占二张床而要付三份钱的不合理价格令我体会到商业化已经让这个“世外桃源”的纯朴失色不少了。什么睡前的洗漱、晚饭全免了,我们早早钻入了睡袋,被子是不想用的了,但防虱的风油精抹了不少,没想到还是抵挡不住藏虱的疯狂进攻,早上起来两位同伴身上,手上、脚上全都留下大大的包,而我算是最幸运的,只有脚下有几个,不过很痒,一直到稻城回来还是没消。夜归的同帐藏民也吵哄哄的让人难以入眠。

D6 10月3日下雨崩——上雨崩——垭口——西当——德钦

早晨6点醒来,外面还是黑呼呼的一片,我们匆匆收拾好行装,深一脚浅一脚地打着头灯离开了帐篷,离开了下雨崩这个没有从梦中醒来的“世外桃源”。
昨天所下的下坡路今天变成了上坡路,加上昨天连奔12小时,我的双脚已是步履艰难,抵挡住每一次马帮的热情生意招揽我和阿颖坚持走着回西当的路。走几步气喘,休息,再走再休息。今天的天气比昨天更差了,早上没有看到有晴天的意思,山里的云雾慢慢向上升起,把我最后一点期望在出山的时候看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博的希望也打消了,可能有遗憾才有下次的出行吧,不过我想走过这一回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向神山走来了。路上遇到不少陆续来转山的藏民,进山的人多是风尘仆仆的藏民,都是徒步,向外走的只有极少的游客还有做租马生意的马帮。除了虔诚转山的藏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外,另外一个一家人三口徒步出山的藏民也给我留下很深的感慨。年轻的母亲背一个大篓子,小孩子只有六、七岁,大人的速度是比我们快了,但小孩子可能太小了,走的路也太长了,一边哭着一边慢慢走,直到后来太累了不肯走,父母不停地让他继续,最终只能爸爸背上肩头向上走,看到这些我想在深山世外桃源的人想走大山是多么的艰难,这么小的小孩子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多远?突然想起上雨崩村唯一的一所小学,可能小学还能在村里完成但再向上一级,这出山的路可谓苦啊!
10:40分漫漫的山路走到了那宗拉垭口,喝上几口热水补充一下干粮,我们再上路了。为了怕赶不上下午从西当到德钦的班车,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走下了昨天的上坡路,幸亏今天是下坡!14:20分我们看到昨天离开的藏民家,取回行李,坐上班车占位置,本想再洗一下温泉的念头让怕班车随时出发的担心打消了,也幸亏没洗因为班车在坐满人不久就启程了,没有按准确的发车时间,经验是山里的发车已人满为标准,不要看发车表,有时会误事的。
班车沿原路返回,经过飞来寺,远望梅里雪山最后一眼,天是没下雨了但云雾还是很大,不能目睹雪峰。在经过白茫雪山垭口的时候,满山都是白雪,看来昨晚这里下了一场小雪把山头都覆盖了银装。16:00分班车回到了山城德钦,找到自助者俱乐部住宿下来,为了慰劳自己,我们三人在德钦吃上了第一顿好饭,有土鸡!

D7 10月4日 德钦——中旬

自助者俱乐部的环境还是不错了,所以这一夜睡得不错,起码没有了藏虱的叮咬。7:30分坐上回德钦的班车,我们结束了这两天的梅里小转。
在差不多到达中旬的路上再看到在路边的碧塔海和依拉草原。所谓的海,不过是一个稍大的湖,草原也没有广阔的气势,一小片的,不过有不少的大草架子立在草地上,与红色的藻木配合着点缀在湖与草地间,景色还是很美的,不过后来听说这两处的藏民已商业化,也没多少趣味了。
13:20分到达中旬车站,打听完到稻城的班车情况后,我们还是住上了香格里拉藏江国际青年旅舍。由于大家在内转的这两天体力的透支,我们决定休整一天才出发到四川稻城,所以阿颖和阿迅明天打算到属都湖游览,而我为了节约体力和金钱,我留下来体会香格里拉。

D8 10月5日 中旬

睡上出行已来最晚起床的一个大觉,十点多才从温暖的被窝爬起来,吃过早餐,到香格里拉的街道闲逛。这里的街道没多少,在最热闹的长征路上逛,看到很多藏族的工艺品,食物,我最感兴趣的是就是牦牛干巴和中旬特有的卡卓藏刀了,所以饱饱的吃上一盘牦牛干巴,(干巴,就是把生的牦牛肉晾在外面自然风干,吃的时候切下来在热油中炸熟,外面是黑黑的,切开里面是鲜红色,肉质很鲜美!)再挑上一把削铁如泥的卡卓刀,看看市场上卖的酥油和奶酪,心痒痒想试试只是担心不习惯怕浪费了。

D9 10月6日 中旬——稻城

班车7:00在车站向稻城出发,经乡城后目的为四川的稻城。早就知道这段路是很长的,大概十二、三个小时,沿路的植被保护的较好,经过香格里拉大峡谷,不过我是没有什么概念了,只知道车子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山下的江水滚滚而去,哪才是大峡谷真的分不清。陕窄的山路,一整天没看到几辆车来往。这一路上,可以看到如新疆秋色般的红红、黄黄、绿绿,只是面积没有漫山遍野,不时的出现在公路的两旁。车子行到大、小雪山的垭口,我们的车子进入了白雪满地的山顶,两旁的红色灌木在地面白雪的衬托下分外漂亮,这时我这次出行已来看到的最美的小景。车上的旅客纷纷在山顶留影,而我却偏爱那些小植物,当然也与它们合影留念啦。
漫长而郁闷的长途车时间,除了山路的惊险外,下午的梨园大采摘,也让我们得到一些旅途上的惊喜。这是一个种满梨子的果园,成熟的梨子挂在树枝上把树枝也压下了一头,有我们认识的像锡山梨一样的大梨,还有沙梨,最甜的是一种小小的梨子,不知名,丰收而未能及时摘下的梨子落到地上的不少,看着有点浪费,但想想我们来的路,一天没几辆车进来,路很窄,山泥很松,雨季可能随时有山泥堵塞的情况,这种丰收的浪费就可以理解了。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19:30左右我们进入正在修路的稻城县城,几乎全城都在修什么工程,挖得一坑一坑的,满是沙尘,稻城给我的见面礼很不怎么样。
找到彭松措民居接待中心的住宿点,安顿下来,问了一下听说味道不错的松茸鸡的价格,50块,还是忍住了胃口。一直很担心稻城的高原反应,所以小心地洗澡,走动。好在我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比起中旬那天的头痛可算是一点事也没有了。
彭松措位于一条小河旁边,河边有一排桦树。稻城的夜晚,天空很黑,星星也显得特别亮。繁星满天,寂静的四周,河水慢慢流过。

D10 10月7日 稻城——亚丁

稻城到亚丁的班车7:00出发,11:00到达。经过日瓦买了每人128元的门票,在接近亚丁自然保护区的公路上,一座雪山出现在我们的左边。雪山啊,很近的一座!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完整的雪山,从底到顶,一览无遗。这座迎接我们的雪山就是亚丁的三座神山之一——仙乃日。仙乃日,(意为观世观菩萨)海拨6032米,看似观世音菩萨坐于莲花台上,洁白的雪面如同她的玉肌,在阳光下庄严高贵。
到达保护区的门前,一群马帮在等候游客的惠顾,我与阿颖当然是选择放弃马匹的徒步啦。走入这个最后的人间仙境,迎接我们的是一条冰水融化而成的小河,河水成冰蓝色,两旁的树林,河里的巨石,河上的木桥,马道一直沿着一条湍急的溪流而行,山高林深,清水流碧,黄红的树木点缀其间,这种景色有点像九寨沟的水,树林。比起雨崩,这里是热闹得很了,游客不断,马帮不时从身边走过,喧喧闹闹的,但听说比起国庆那几天已经是少了很多游客了,这种游客众多,管理跟不上的问题我们后来也算碰上了一回。
在这里徒步比起雨崩,路是好走一点的,风景也不断,只是海拨更高,本来就没有恢复过来的双脚,让我们走得很累。好不容易,到达了冲古寺。
出名的冲古寺住宿地是几间木棚子,与雨崩村的帐篷相比好一点,胜在仙乃山就在面前,可谓开门见山,还是雪山,就算帐篷里的条件更简陋,你能说感觉能不好吗?刚好遇上了几个来自各地的年轻人,我们一同在其中一个大棚子安顿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后,磨不过两个热情的马帮的游说,我们以50元/匹的价格骑马到洛绒牛场了。冲古寺下面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清澈,河边的灌木金黄金黄的,附近有一个大草地,几匹马和牦牛在悠闲地吃草,远处是央迈勇雪山,近处是仙乃日,真是神仙住的地方。
在马上骑了足有两个多小时到达了络绒牛场,一个离央迈勇最近的大草地,这里的灌木更多,游客的马都在这里停下来休息。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海拨5958米,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宛若一位端庄娴静、冰清玉洁的少女。雪山倒影在草地上的小溪中,可以很舒服地坐在草地上,看着悠然觅食的马儿,很冰凉的雪山风吹来,让你精神一振。
在这美景之下,总有刹风景的事发生,我们的马帮出尔反尔的要加价,一番争论之后,我只能对他们说神山也不能原谅他们的说谎行为,不快归不快钱还是要加到60元/匹,付了吧。
扫兴的事发生了也无意多留,怕天色晚了有其他讨价还价的事发生,我们回程冲古寺了。路上看到的夏诺多吉神山(意为金刚手,海拨5958米)给我的印象是黑黑的一座石头山,与它的传说是佛的使者化身为一只除蟒的金刚手一样有刚烈之气,那黑黑的山体恐怕就是那伏诛的恶蟒了。
大概五点多回到冲古寺营地,坐在草地上,晒着温暖的太阳,与那些发烧友的长枪短炮一齐等日落金山,感受一份雪山下的悠闲。日落金日没看到,只能回帐吃饭了,价格很不值,所以只是草草吃了一顿。雪山下的夜晚很冷,躲在睡袋内不想起来,只是半夜小解起来看了一下,这深深的夜色,清冷的雪山之夜。


D11 10月8日 亚丁——稻城

听说如果你幸运的话,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灿烂景象,所以早早就把闹钟调好准备一早起来看日照金山。5点多起来,山里的清晨分外冷,钻出木棚看看外面,天空很晴,已经亮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东边的天空出现了几道很漂亮的紫红色的云彩,太阳已经在山后面升起来了,为什么还没有看到日照金山?难道还是运气不佳?不是,不是,随着一片欢呼声,阳光照在仙乃日上,把雪山包上了一层金边,真的很金色,像金砂朱古力的那种金,不过它一定是最美的金砂了!
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洁白的雪山能在我面前变成金黄色,这种景色多么奇妙!远看央迈勇,也有一点日照金山的景象,不过是黄色一片,没有仙乃日的那种金,可能是太远,角度不合适的原因。
前人说起床看着金色的仙乃山刷牙洗脸的人生快事我是一一做了,确实弥补了昨天的不快,人不爽但神山对我们还是很慷慨的。金山随着太阳的升高,不断变化,从灿烂到消失,重回洁白的面目,这种人生美事,在我看已是持续了不短的时间,足以让我感觉到它的壮观和美丽!
早餐后,起程到仙乃日山脚下的珍珠海,穿过破旧不堪的冲古寺,走了近一小时,来到一个雪山下的小湖边,湖水是绿色的,边上有很多松树,有绿色的倒影,看到不过如是的景象让我们没有向湖边走去,后来听说我们在错过了珍珠海最美的雪山倒影,只怪自己没有探索美的心吧。
离开了珍珠海,我们也走下了亚丁自然保护区的山口,等上回稻城的班车,赶回稻城县城。稻城周边的傍河和色拉,是班车路过的一处河边,有稀落的几排红色的树木,地面的草地也是红草堆,不像传说中漂亮。

D12 10月9日 稻城——中旬

稻城到中旬的班车是早上6:30分出发的,这一大早的起程让我看到了最美的日出。这种最美是在班车上无意回望看到的,天空的云彩象南极的极光一样,颜色多得数不上来,一种很炫的美与平日所见只有红色,金黄的日出不同,天空也是一种紫蓝的底色,美不胜收!
同样的路,只是时间不同的看,来时的积雪已差不多全化去了,只留下零星的木屋顶还留着雪的痕迹,路上一大片光秃秃的山地留下一些烧过的灰色山坡,让我们迷惑,这片原来的森林是经过自然山火的洗礼还是人为的疯狂洗劫,如果是人为那留下的一个个树坑就是一个个哭泣的眼睛了。
18:20分经过一大片红草堆后,我们回到了中旬。仍然是青年旅舍,可惜停水没有洗去我们的疲惫。

D13 10月10日 中旬——下关(大理)

为了最接近昆明,我们选择了大理,这个出名的地方。车站是停在下关的,大理古城的新城区。大理给我的印象不太好,在班车上穿过很不自然的蝴蝶泉、崇圣三塔,三月街,已让我对这个地方没了多大的兴趣。苍山没上的,洱海倒是很浩大,延绵几十公里。我只是在公路上远看,真的有海的感觉。
到达下关是16:00,整整八个多小时,比高速公路慢了好多。在下关是已近最后一程了,所以也象征式点带上一点特产,尝尝大理的砂锅鱼,在宾馆睡上一晚好觉。

D14 10月11日 大理——昆明——广州

早上起来从公车到大理古城逛逛,古城还不错,多是白族的房子,比丽江的没有那种秀,商业味浓点,但游人不多的缘故吧,吃上几条油条,喝一碗豆浆,能感受到那份古城的普通生活气息。如果昨晚选择住在这里可能比住现代的城市好多了。
在崇圣三寺门前留影后,打道回府了。我们搭上了回昆明的班车。11:15分出发,18:30分到达最后一站。打车到金碧路的桥香园吃上一餐丰盛的过桥米线,满满的高汤,可口的米线成了我在昆明的最后印象。
凌晨12点,我们安抵广州,这个炎热的城市,一个让你烦躁的城市。

后记
卡瓦博格峰让人迷醉的原因在于神秘,它那么接近人间,却不可触摸。引用一段我有感触的话做为这次旅行的一个归结:我自己的生命里,总有那种试图去打破固有框架的欲望,在年轻的时候,我曾深以为豪,认为那种精神是我得以飞翔的翅膀,并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天地,希望有天能站在世界之巅。而现在,我终于明白飞的定义,在控制中寻找失控,在失控中维系控制,无限接近自由,却永不可得。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3

主题

1014

回帖

4462

积分

猛驴

积分
4462

社区居民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5-11 09:37 , Processed in 0.0458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