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里逃生! 乌骨道迷掉探险标记

[复制链接]
查看: 180|回复: 0

逝世里逃生! 乌骨道迷掉探险标记

[复制链接]
查看: 180|回复: 0
复制

268

主题

941

回帖

3729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3729

社区居民

复制 2013-6-1 2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探险不是冒险,经过大量的路线资料准备,探寻乌骨道的神秘之旅终于成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日,小蔡翻看着《旧唐书·突厥传下》,里面记录着这样一段故事:“大唐贞观十六年八月二十日,安西都护郭孝恪得报: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拘禁我大唐使节,大军攻占伊州。都护于是率2000轻骑出乌骨山大败敌军。”与郭孝恪都护的辉煌战绩相比,行者小蔡更感兴趣的是,他在战争中所使用的行军路线。这条神秘的乌骨道存在于何处,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于是,“穿越它”的声音在他心中越来越大。



  乌骨道探险笔记:



  迷失时刻



  下午4点,我们坐车的旅途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终止,之后的未知旅程,要靠我们去一步步丈量。这一次,我们没有考察也没有向导,一切都是难以预料的,这让我们心中充满期待又略感忐忑。



  东北向行进了约两公里后,我们发觉路径与预定点位有误差,调整后沿西北向插入。这里是一条较陡的马道,前行两个小时后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眼前的山体也似乎被晕染成黑色,山谷中的水流响彻耳际,商议后决定下到山谷中宿营。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到山腰,来时的马道似乎踪迹全无,山路陡峭难行。但此时的我们已经无路可退,“焦灼”两个字慢慢爬上了每个人的心头。突然,一个矫健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把我们带下山谷,来到温暖的石屋。石屋的主人是维吾尔老人帕哈提,带我们下山的是他的儿子阿迪里。老人拿出馕饼和烧好的热茶款待我们,交谈中得知他们很少下山且干粮已所存无多。老人朴实沧桑的脸庞透出的目光炯炯有神,就如在水的源头冰雪消融成的水滴一般纯净剔透,那些被山外世界所赋予高附加值的东西在这里黯然失色!这一夜睡得格外香甜。



  风云变幻



  一早,我们同这对父子辞行。老人详尽地指点着路径并嘱咐阿迪里将我们带上乌洼达板,临行前我们留下几个油馕权当心意。天很蓝,白云就飘落在山边,我们在河谷的尽头与阿迪里道别,这个腼腆、不爱说话的男孩神色凝重地告诫我们,山中狼多,须严加警戒。



  我们沿着有五六十度的砾石路前行,正午时分,在穿过一柱擎天的石门天堑后站在了达板顶端,在一人厚的雪坡上忘乎所以地呐喊,庆祝我们翻过了第二个达板——鲁克群霍拉达板,海拔约3300米。乐极生悲,我们下午的行程由于方向判断失误,几乎走回了起点,幸亏中间发现不对,又掉头北上。晚上9点,我们在喀拉达板山脚一处略背风的草坡扎营。此时,北风夹着粒状的雪花兜头袭来,整个晚上没有停。这一夜,我们难以入眠,不知道明天情况会好还是会更坏。







  世外桃源



  风雪持续到中午,阴沉的云层透出了些许灿烂,想来上天待我们仍然不薄,收拾停当赶路要紧。一小时后,我们攀上一骆驼型山头,而且发现了前人码放的石堆路标。之后,我们来到一个谷口,前进的方向被一道巍峨的雪山戛然阻断。细心的队友发现了牲畜的蹄印,沿着它们的足迹,我们在山谷的尽头找到了进出博格达山之门——库乌克大峡谷。



  回首望,此时方有心思欣赏这巨大山谷草场中别具一格的迷人神韵:正午明媚的阳光轻抚着雪岭,闪烁出辉映相错的光芒;各路支流轻松舒缓地鸣唱着汇入库乌克大峡谷;中间漫山遍野的高山草甸部分已然开始返青,透出生命的颜色,间有各色野花在其中独放芬香;何处的鸟儿低低地吟颂着春天的歌儿,春风又吹绿了这昔日的乌骨山,这里简直就是梦中的世外桃源。



  雪岭惊魂



  我们在峡谷中穿行,海拔不断上升。此时,我们的一个队友开始有了高山反应,头痛欲呕,体力不支。领队决定在东边的一个碎石坡上扎营,虽然那里凹凸不平且小石砾间泥沙湿泞,并非理想的营地,但队友的身体情况让我们无可选择。队友喝了点烧开的雪水便沉沉睡去。帐中的我由于寒冷和担心难以入眠。恍惚间,觉得帐外有动静,仔细听好像是低吼声,以为是领队在外面,此时,领队问我是否在外面,我们两个同时惊觉:并不是我们的人!我顿时睡意全无,认真听着外面的响动,暗自戒备。幸好,那声音再也没有出现。就这样挨到天亮。



       又见炊烟



  太阳升起来了,雪山依旧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我们在营地周围的雪地上发现几只呈三瓣形状的新鲜足印,这很有可能是狼的足迹。病倒的队友起来了,看来高山反应已经离他远去。幸好,我们可以继续前进了。



  我们沿着马道前行,一夜的低温将雪层冻得还算硬实,可身体还是经常陷落雪窝直没小腹,雪深处甚至要趴在雪上匍匐而行。到山顶后接着下山,但那马道在达板北沿满布碎石的陡坡中突然消失无踪,我们判断好路况后决定沿陡坡慢下。这条路满是碎石,人根本不能站稳,我们只能随着石头慢慢往下滑。这样的道路相当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随着乱石滚下山去。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坡底。沿着小溪,我们走过湿地,走过草甸,终于看见了毡帐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夕阳下牧人驱着马儿于泉边汲水,美丽的哈萨克姑娘赶着迟归的羊群忙着入圈。而我们也幸运地搭上了拉运木材回程的卡车。



  我靠在大厢板上仰望璀璨的星空,回首着沿途所获的点点滴滴,在这穿越了千年时空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我们所发现的究竟还有多少奥秘被烟云尘封在这条古道上呢?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原本也不需要回答,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一批批前赴后继的人在它身边默默地探索和思考。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4-12-23 18:15 , Processed in 0.0473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