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茉”行走武夷白塔山

[复制链接]
查看: 195|回复: 0

“芥茉”行走武夷白塔山

[复制链接]
查看: 195|回复: 0
逍遥

125

主题

596

回帖

2140

积分

野驴

积分
2140
逍遥 2013-6-7 21: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芥茉”行走武夷白塔山,2005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和“森林”(网名)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开始了我们向往的驴行生活的第一次。现在想起刚过去的两天,还是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2005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和“森林”(网名)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开始了我们向往的驴行生活的第一次。现在想起刚过去的两天,还是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只是,浑身上下没有一块不酸痛的肌肉在时刻告诉自己:长长的山道,高高的山峦,就是我两只脚一步步踏过来的。

  我的码字水平还没有我的徒步水平好,充其量只能是菜鸟级的菜驴游记。既然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徒步,也就应该有人生中的第一篇游记吧!呵呵!仅以这篇游记,记录下这次在徒步中的愉悦和考验。

  周六早上5点半,被闹铃唤起,匆忙起床解决各项人生大事,赶紧出门往汽车站赶,希望能赶上到黄坑的头班车。可尽管我和“森林”紧赶慢赶,还是迟了几分钟,只好等下班车了。司机告诉我们,再等半小时就可发车了,可我们后来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卖票的阿姨听说我们是去白塔山的,高兴地跟我们“拱扒”起来。阿姨说她在中学时代,曾与老师同学一起,由建阳骑自行车到白塔山。那次还迷路了,直到晚上12点才到达山上的道院……(感叹:强人呐!)可也是因为阿姨的健谈,竟然让汽车开过了头,阿姨忙着和别人聊天,经过白塔山路口,她都忘了叫我们了。后来,只好继续载我们往前开,直到碰到一辆反方向过来的客车,又把我们往回载。阿姨和司机都很不好意思地跟我们陪不是,我们也连声地说没关系。出来玩嘛,这些都不重要咯,开心就好吧!

  不过换乘回头的这辆车,却让我们遇上了最最最可爱的一位司机郑师傅,他可是绝对适合做向导的人物,好象对白塔山了如指掌。他告诉我们走路上白塔山很容易迷路,因为有很多岔道,所以他很详尽地给我们讲解了线路(后来经过我们证实,非常准确)。临至下车时,还给我们留了他的手机号码,说:“要是到了岔路口,分不清方向,你们就给我打电话,一路都有信号的(指移动)。只要心诚,你们一定会到达的”。

  告别了可爱的郑师傅,我和“森林”跨出了通向白塔山的步伐,前方的道路究竟如何,我们都没走过,仅从去过的人那里得知路出奇的难走,再加上郑师傅告诉我们的大致的路线。早几年就闻白塔山的大名了,市里的摄影协会还专门做过一次白塔山风景的摄影展。那次的摄影展,看得我蠢蠢欲动,但一直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成行,这一次去白塔山也是临时决定的。原本报名参加了福州登山协会和邵武登山协会组织的"徒步黄岗山"的活动,在要出发的前晚得知:黄岗山因为冬季封山,不允许在山顶过夜更不允许用火。不能在山顶过夜,也就意味着要当天上当天下,而且不能看日出,怎么办?改道白塔山!虽然只有我和森林两头菜驴,但也许会另有一番收获哦!两头菜驴开始了菜驴级的“自虐”历程。

  网罗资料得知:白塔山海拔高度1553米,在白塔山主峰的东侧,有一条20多公里长的大峡谷。白塔山早自唐代开始就是一个繁华的旅游胜地了,山上有一座龙济道院,白塔山的制高点俗称"烧香顶",是观日出的好去处。白塔山位于建阳麻沙与武夷山星村、邵武、江西沿山交界处,距建阳城区60多公里。我们就是由建阳出发,乘坐由建阳开往黄坑的汽车,经过麻沙,到白塔山路口下车,开始徒步。

  “森林”背着80L的大包,我背着一个35L的背包再加一个10L的腰包,拄着登山杖,一步步朝峡谷深处走去。

  刚开始的路面是比较平缓的机耕路,还比较好走,再加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还比较充沛,一路上(指刚开始那会儿),我们快乐无比。快到护林员住的房子时,两条大狼狗从屋里跑了出来,对着我们俩狂吠,我们都停下了脚步,我对着房子那边使劲叫唤:"有人吗?有人吗?快,把狗叫回去吧!"狼狗被主人训了几句,乖乖地回到了屋里,还不时地回头望着我们。护林员说:你们上哪?白塔山?18公里哦,你们来得太迟了,要是早些,可以碰到运竹子的车,就可以让车捎你们一段了(让人感觉很温暖)。
  过了护林检查站,路面开始变得很难走,脚下是碎岩石铺成刚好能容下一辆车过的小路。我穿的是普通运动鞋,底不够厚实,脚踝也没有鞋绑护着,脚踩下去总是硌到坚硬的石头上,而且一个不小心脚就往边上崴,所以每一次落脚,都得小心翼翼,只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千万别崴伤了脚,千万别崴伤了脚!我知道,考验才刚刚开始,不仅是对我的鞋子的考验,还是对我的身心考验(乘汽车时,车上几名本地的乘客对我们说:像你们这样负重走,只怕要走到日落了,我的信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森林”穿的是登山鞋,正好应对这种路况。
路边有峡谷溪水陪伴,峡谷的水很美,是那种妙不可言的美。林丛山谷间,溪涧流水有如千尺白沙,时宽时窄地向前移动着。急时,击在岩石上,水花四射,缓时,犹如明镜,清澈见底。每到一处能下到溪流去的地方,我都想停下来去看水,听水,玩水。可森林说得快些走,要不,天黑了都到不了。只好边走,边听水咯,不时地还从嘴里吐出:哇……啊……景色好美!涓涓细流从岩石的缝隙间蹦出,铺满了一片片的岩壁,一串串地沿着岩壁坠落,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声。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看,这块石头像不像一只蛤蟆?那眼睛,那嘴,那脚……栩栩如生!

  路上碰到的每个人(其实,碰到路人,才三次,还碰到一次运竹子出山的车),都以不解的眼光看着我们,而且都对我们说:路还远着呢!(又是打击啊!不过,我有良好的心态:随遇而安嘛!)只是这时的双脚变得沉重起来了,脚步越来越软,我想: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下,身体就会慢慢适应的。幸好登山杖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同多长了一条腿。为了减少体力的消耗,我们俩都尽量少说话,一边注意着脚下的石子路,一边享受着身旁的美景:鸟鸣、风吹、溪涌、叶落……
  刚开始的那段路程,路旁还有里程碑,告诉我们已经走了几公里,到后面就没有了,让我们总觉得好象走错了路。只好拿出郑师傅给我们画的简易地图看了又看,才五分确定:应该没错。终于走到了个有路标的路口了,(走到这儿,才走了峡谷的三分之二的路程,这是上山之后才知道的路程)这就似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不多想了,走吧!
  峡谷的路段大部分是缓坡,很少有平路,蜿蜒不尽的石头路,让我们这两头初次出行的菜驴步履变得踉踉跄跄。我背的几乎都是吃的,我不停地向"森林"推销我背的食品,试图多减轻一些分量(其实我背的东西的总重量不会超过20斤,而森林则背负了30多斤的重量),可是他就是不买我的帐,只是帮我减轻了几个馒头的重量,而我自己呢,则一个劲儿的喝水,因为水是最有分量的了。
  终于完成了峡谷段18公里的路程了。
   过了这座木桥,我们开始爬山。这里的山很陡,蜿蜒的碎石缓坡也变成了很陡的石阶。大约爬行了半个小时,忽听得一阵水声灌入耳中,闻声寻去,在路旁有一处水潭,虽然现在是枯水季节,但仍有水流顺着岩石滑落下来,清澈见底的潭水诱得我和它来了个亲蜜接触,掬着一捧水送入口中,一阵清甜袭来。
  石阶两旁不时还有塌方时滚落下来的大小石块,向上望去,我傻了眼,心里一阵发麻。连续不停的上坡使得我的双腿变得无比沉重,机械地一步步向上挪去。随着石阶的不断向上延伸,我们终于爬行到一处有凉亭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是半山亭,就是座落在山的一半处的亭子)了,我们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好一会儿,才让汹涌澎湃的心潮平息下来。赶快补充能量吧,以支持后面未知的行程,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路程呢。这时的我们已经快撑不下去了,心里真是没有底啊,只是谁嘴上都不说罢了。休息片刻,看看时间已经快2点了,不能再休息了,再停留下去,怕我们的仅存的一点勇气和信心会慢慢地被时间消耗掉,而且停下来休息太久了,反而让人更疲劳。上路!
  经过一段塌方路段,两旁都是塌方时滚落下来的大岩石,那些横卧坡上的树木已经枯死,粗大的树干已经发霉,露出花白的树腹。坡道变得更加的陡峭,我们的步履变得踉踉跄跄的,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上爬行,呼吸越来越重,心跳也越来越快,以致每前进五六步,就不得不停下来喘气,前进似乎变得更加的艰难,我几乎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在心里暗暗地鄙视了一下自己,这还不是走高原呢),熬吧!
  不知道又绕过了多少道弯,透过浓密的树林,一片白色从林间映入眼前。我对走在后面的“森林”喊道:“我看到一片白色的房子了。”我想,那就是龙济道院了吧,这也好似给“森林”打了一针强心剂,三步两步超到我前面,对我喊道:“我走先咯!”我也神采飞舞起来了,现在真正的是迈出一步就少一步了,既兴奋又感动。阳光毫不吝啬地给道院给群山披上了金装,我加快了步伐,冲出密林,去分享这美丽金装!所有的怀疑,所有的气馁,所有的疲乏都随之消失殆尽,转而换之的是一种成功的喜悦,我终于坚持过来了。(时间傍晚4点半)
  道院的师父们正在做晚饭,见我们来了,赶忙招呼我们呆会儿一块吃晚饭,我们赶忙应声说好、好,本来我俩是打算自己开伙的,可实在是太累,不想自己动手了。
这时衣服和背包都已经湿透,山风直吹进我们的身体里,冰冷冰冷的,赶忙把湿衣服换下。换好衣服,去拜了道院里的众位仙人,道院里的建筑群都是古代造的,规模还蛮大的,想来,它也曾鼎盛多时吧?
  师父喊我们:吃饭咯,吃饭咯!
  师父的手艺可真不赖,他们煮的香菇面可比家里的还香呢!吃饭时,向师父咨询了明天看日出的时间,师父建议我们今晚早些睡,反正山上也没有电,没有任何娱乐设施,明天早晨4点半起,再爬半个小时山,到山顶(俗称烧香顶)去看日出。师父说像这种天气,你们一定可以看到日出的。我们大喜!把肚子填得饱饱的(我吃了三碗,一来是因为好吃,二来是多吃些,免得因为早吃饭半夜肚子饿饿),各自洗了自己用的碗筷后(道院、庵庙一般都是这种习惯),来到院前小憩,正好看到太阳将要告别天空:一串连绵的远山,青山红日,天空的金色慢慢变成了红色,不一会儿,血色的太阳离别了天空,慢慢地落到山那边去了,只留下天际一片微红。
  黑夜即将来临,道院落里没有电,师父们相互问候一下后,都早早地休息去了。道院里没有别的游客,只有我们俩,我们在院前的一块空地上,支起了帐篷,钻进睡袋,不一会儿就入梦了(半夜不是被饿醒,反而是被冷醒若干次,后来只好连外套都穿在身上睡觉,还戴了毛线帽)。
  次日凌晨4点半,我们头顶繁星轻装向主峰1553米进军(只带一些干粮和头灯)。5点10分,终于,我们登上了此行的最高峰:烧香顶。
  烧香顶上有一座石屋,据资料记载这座“白塔洞天”,乃道光年间所建。我们静静地站在山顶岩石之上,朝东远望,等待着日出东山。
  太阳虽然还未爬上来,天际的云雾却阻挡不了她的光芒,天际的鱼腹有灰色、红色、黄色。满天的繁星,璀璨夺目,月亮也静静地挂在那儿与我们做伴。久违的星空,我们又有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我们似乎离开了很久,记得在儿时,只要天气好,都能枕着星空入眠,许是离开得太久了,竟让我倍感亲切。我们都沉默不语,仰头看星,在满天的星亮中,我在等待,等待我生命二十多年中的第一个高山日出。
 “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化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罗曼罗兰
  站在顶峰,真的净化了血液与呼吸。我在顶礼,顶礼山脉,让流动的风洗去内心的浮华与躁动,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时周遭都还是混沌一片,环顾天际,天边的鱼肚白慢慢扩散开来,已经环绕天际一周了,亮度也在慢慢地提高,谷底还是黑黝黝的。接下来的是漫长的等待,终于在6点半,从明暗交接处跳出了一个红点--冉冉上升--变为小半个圆--半个--大半个,猛地一蹦,一轮红日冲出了云层,霞光万丈,霎时,整个世界都淋浴在那温暖的光芒里。
  恋恋不舍地返回营地,在道院厨房吃过早餐,我们开始整理行装,要离去了,淡淡的依恋油然而生。
  顺着山路蜿蜒而下,我们走了。回程因为都是下坡,相对比较轻松,中午1点,在一处废弃砖房那儿,我们支起锅煮了方便面充饥(香哪!)。2点45分到达大路口拦车:“回家咯!”
  此行虽苦犹甜,这次徒步最大的享受就是无论何时,风景就在身边,游动的云,舞动的风,流动的水……
  白塔山,我已来过,来年我们会再次相约!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5

主题

596

回帖

2140

积分

野驴

积分
2140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5-10 15:00 , Processed in 0.0450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