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彩云之南

[复制链接]
查看: 150|回复: 0

10月的彩云之南

[复制链接]
查看: 150|回复: 0
阡陌听雨

139

主题

599

回帖

2099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2099
阡陌听雨 2013-5-26 13: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0月的彩云之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一路风景,一路心情。如果生命起点在这滇西高原,可能会拥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遥想当年的国君,只知道率土之滨莫非其土,却不曾身临其境,只能举首遥望,想象"彩云之南的神秘之地"~~ 而千年后,未临其境,只要愿意,却可饱食其详,信息对称的负效用是缺少了神秘感,类似的攻略,大行其道,没去过,真真不要看这流水帐! 即使看了也全作寻找自己的不同感受而已.
三个小时后到达昆明,下飞机便来到滇池边,一路上,老城区和新区曾现很大的不同,说实话,老城区我没有感受到春城和花城的沁人心脾,而新区的别墅群落,依山傍水,很漂亮,不论怎样,徜徉在滇池边,西山脚下,仿佛嗅着自然的脉搏,不禁让人想象,它绵延着的西山身后,滇池之源的神秘之旅。


大理——诗情画意 人在彩云间:
融进这幅山水画卷,是在不经意间,云彩样的棉絮,轻轻柔柔的,被随意的挂在山坳间,屋顶上,伸手可得,绿色、黄色的稻田,被搭配成各种美妙的色彩拼图,平铺到水际山间,其实我看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稻田,那静静的睡美人便是洱海,晨曦的薄纱笼着的,还有初浴的朝阳,几只小船被金色的霞光浸着,睡在她的怀里:) 在这样的仙境里,点缀的是白族人洁白的房椽,房椽上轻盈的飞檐,飞檐下雕木的门窗,还有白底儿上秀美的山水、俊俏的诗文,仿佛嵌在青山碧水间的诗画,真真画中有画,诗中韵诗,怎能不让人陶醉?我还要叹美的,是白族人给自己家乡起的名字——“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即使我没有赶到这任何一班的最美季节,却依然感受着唯有“风花雪月”所能描绘的美。

最让我惊叹的是云,我真真见识到真正的云,她的变化莫测,她的万种风情,她的娇娜多姿,她的缠绵缱绻,心中唯想着“造化之物”,却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的美~~~

一路上,一位重庆jj不停的拍照,她的激动之情带动了我们全车人,司机索性停下来让我们下车拍照。走过蝴蝶泉,在洱海的游船上,重温了五朵金花的故事,只记得很小的时候,听过这个名字,金花和阿鹏的爱情故事,竟变得让人心潮起伏、心向往之。在蝴蝶泉边,我突然开始明白,如此美丽的山水花草,灵动之物,唯有歌声和身体的语言能表达心中的愉悦,无怪乎这里生长着能歌善舞的民族。

遗憾的是没能看到洱海满月,而一周后在大理转火车,散步在夜幕下的古城,喧闹的霓虹远去了,感受着睡去的洱海和苍山,希望以后也不会有人打扰他们的梦。


丽江——远去的东巴
我对丽江抱着极大的期望,而她的繁华和商业气息多少让我害怕走进,古城的小桥流水,东方威尼斯,做得太刻意而奢华了,洋人街上的酒吧已耳熟能详,更多的是年轻人寻找现代的洒脱和浪漫,编织属于自己的神话。也许是时间短暂,我努力寻找古城的宁静和淳厚,纳西人的生活退隐在古城商埠的角落里马?

而古城之外的丽江,和任何城市的商业区没有太大的差别,最大的不同是,目之所及的,是邻此节彼的旅店,酒店,茶庄,和特产商店。

玉龙雪山,据说是中国纬度最低,终年积雪的雪山,可惜我们没有机会捧起他的雪衣,不过有幸的是从藏区回来的路上,我和爸爸拍到玉龙顶积雪的照片,据导游说,这个季节还是蛮难得的,由于雪线上升和山顶多云,即使爬到山腰,也基本看不到积雪覆盖的顶峰。

脚下的东巴万神园和东巴谷,但是很吸引我,东巴人信奉自然神,还保留着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他们用绘画描绘的生活图景十分生动有趣,我们碰巧走进一户东巴人家,一对东巴父子给我介绍他们的生活起居,和茶马古道文化的遗迹。而回到丽江古城,就会发现“东巴”已经成为现代流行的时尚元素。古城里纳西人的铺子不多,一位“胖金妹”给我们讲述了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临别,我们买了好多茶,希望它为我们的离开,抚上古道的茶香。


香格里拉——神秘的滇西高原
  进入藏区之前,我们先目睹了虎跳峡磅礴的千军万马,在我的记忆里,水从来没有如此的气魄,不同于滇池的平静,丽江的婉约,洱海的诗意,这里完全是他的另一面。

我也没有从虎跳中找到冲冠的怒气,更似疯狂的喜悦,如果喜悦可以如此疯狂,它真的可以胜比千军,拖垮万马,哪怕是很短暂的片刻,这无可宣泄的豪迈,也足以让激情享用一生!我们的导游叫吉参丹,我常忘了他的名字,就叫他“扎西”,第一眼看到吉参,觉得他很腼腆,不像我印象中的藏民,他话不错,可是人很好。

  接着的一个小时车程,我们从从海拔1500的虎跳进入3700的藏区。当成片的高山松出现的时候,我看到晾晒青稞的木架和身穿藏服的孩子,他们的皮肤很黑,还有紫色的斑,一看便知是紫外线长期照射的原因。他们牵着自家的小羊,小狗,跑过来,实在小的就有妈妈领着,要和游客照相,吉参似乎很不喜欢这样,后来我和他聊天,他还提到这些孩子。

  我们来到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这里遗留的一座古庙正在维修,一个年轻的小伙儿,在手绘佛像,我知道这些手绘工艺在寺庙里有专门的课程,依然很好奇,就上前和他攀谈,他似乎不大能听懂我的普通话,我说话——他表情诧异——憨笑——口中咕嘟有语——我莫名——傻笑,呵呵,画了一会儿,他很陶醉的样子,
竟然唱起歌来,虽然我还是听不懂,却为他感染着,仿佛看到一尊大佛矗立眼前,人们虔诚的中空手指,双手合十,俯身下拜~~这种宁静与虔诚,在并不遥远的滇西中甸,才体味得到。

  在阿丫家的中秋之夜,是最让我和爸爸妈妈难忘的一晚,其实我只有一种感觉,就是留恋,阿丫家的小表弟,是个被我叫“舞神”的帅气男孩儿。他皮肤黝黑,但没有高原斑,很健康,跳起舞来,就是草原上的风儿,马儿,那空旷的、疾驰的力量,好似一阵劲风,随着它在碧空沃野间狂奔,再骑上高原烈马,
在万顷草甸上飞翔

  阿丫家的叔叔,是个特别和蔼的老人,我兴冲冲跑上楼梯的时候,他赶过来搀我,叫我小心,他的歌唱得真是好啊,我们一次次用白色哈塔淹没了他的脖子。还有个读书的小表弟,我和他很了得来,他在县城读高中二年级,不过今晚,他就是灶台下的小伙夫了,除个他没有表演,阿丫家各个都能歌善舞,我们一次次被震动了。这个难忘的中秋,还因着我第一次尝到臧家的青稞,酥油茶,奶酪,我亲手和的青稞面团,觉得最好吃:)

  普达措是我记得最清晰的名字,高原的神秘在我的梦境里,在碧塔海边,属都湖畔,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眼界已被完全打开,世间已万难有什么美景可以让其惊叹,那么生活的意义已被取走了大半,所以孩子用积存最少的眼睛感受的世界,是最美的。

在普达措,我就是一个孩子,我从梦境中走进的,本是一片混沌的高原湖泊,我看到的只有迷雾,和迷雾中延伸的无限美丽,每走一步,都是能感受到的延伸,清晨的第一米阳光,透射过高山松长长的胡须,海市蜃楼的远山、高塔,纯净如冰的湖面,在晨露中沐浴的蓝花,在地衣上睡着的老树,这里是他们的国度~ 

我,一个偷窥者,蹑手蹑脚,走在栈道上,轻轻滑过他们梦境的边缘,唯恐打扰了这里的主人,
也唯恐错过了我的梦境之旅。

带着轻微的高原反应,我觉得一场兴奋,我有意的跑前跑后,让呼吸变得急促,感到血往上涌,妈妈昨晚高原反应,她一向很坚强,我们才放心的在阿丫家开心的玩耍,今天妈妈好好的,我们就完全放松了,我跑去和她说,怪不得我们要有高原反应,这里这么美,已然不是平凡之地,要有些敬畏的才好,妈妈说我说得对。我们从仙境跳到阳光下的高原湖,这其中的美妙真真无以言传,栈道就是一部时光隧道,再想回去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碰到收队的吉参,他说秋天这里更美,其实在藏区,我常常被这样打击着,就像我以为宫殿一样的房子,扎西告诉我这只是很一般的,我说阿丫家各个能歌善舞,好了不起,吉参说,卓玛的歌唱得还不是最好的。吉参他们每年都组织旅游,像上海阿、苏州阿,我问吉参更喜欢哪里,他说“我们愿意在藏区待着,下去不习惯,很难受“,我心里想着这里多好啊,冥冥中高原的海拔把外面和里面分开,外人来了有高原反应,里面的人下去却不舒服,天然的隔绝呢。

吉参的爱人,原是他带的旅游团里一位江西女孩儿,请假来云南旅游,她回去就把工作辞退,现在住在丽江。我问吉参,那她是先喜欢上了人,还是地方呢,他很腼腆的笑了。出藏区的路上,我和吉参聊起来,他说,原来这里没什么外人来,只有每年收药材的时候会有些车进来,旅游让好多藏民很富裕,可是对孩子很不好,他说你看我们进藏区路上的孩子,原来他们的生活很简单,现在每天不劳动,牵着羊也能攥不少钱,以后他们会更不喜欢读书了。

  其实我一直都很矛盾,也和爸爸妈妈讨论过这个问题,看到属都湖边的垃圾,好心疼啊,现代文明的人们,一旦以所谓的文明自居,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其实城市人才是自然的弃儿。那些草甸上的牦牛,高原湖里的小鱼儿,才是最幸福的宠儿。我们被抛向遥远的文明,却希望追记逃离的自然,不曾想所谓的文明,不过是另一种距离,守望的距离,一旦离开就再也无法逾越的距离了。而作为客人的造访,却仿佛在打破仅存的一个个梦想。这就是文明的悖论吗?
  如果直接离开,恐怕会很失落的,虽然很累,我们还是下决心,探访女儿国,据说那条路很险~~~


泸沽湖——女儿国的遗憾
  险峻的山路,我长这么大,走过的最险的山路,也是我拐过的最多的回字弯,泸沽湖对于我更似一程对圣地的朝拜,我们在泸沽湖边住了一晚,更多的是感受山路的颠簸,惊险,刺激和后怕中的骄傲。我们的导游是摩挲人,叫阿雄,他很有个性,常常语出惊人,所以给我的第一印象中,摩梭人就很特别。

泸沽湖上的船工是个长得很黑的的家伙,他的名字好像叫格吉,因为我总是记不住,格吉告诉我,他们过去世代以打渔,打柴为生,现在则最主要的是旅游,他的家里有姐姐,是一家之主,姐姐的孩子由他抚养着…… 我才晓得为什么说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

而这里也不是传说中与世隔绝的女儿国,他们更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格吉告诉我他们的生活很简单自由,而男人是最自由的,他开心的样子,真让我怀疑未来人们会不会选择母系社会,虽然我相信格吉家里不会没有烦恼,但他们享受着外人消受不起的幸福。
当晚,我们住在泸沽湖边的阁楼上,我还在泸沽湖边找到了好多螺!

依然有很多的遗憾,时间太短暂,我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去摩梭人家里,我们的司机师傅一语中的,如果能住上2,3月才能了解他们的风俗,如果要完全的了解,至少要住上了2,3年才好。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我好钦佩住了近30年的那位美国人。我们一路看到好多他当年留下的珍贵黑白照片。


彩云之南的留恋
  走入另一个世界,让我觉得那些不想放下,放不下的东西,被放下了,然后更真切学着欣赏,生活中真正值得珍视的东西,可能就是那一草一木,真正想得到的可能就是天边的一朵云彩,还有的就是一份平淡,爱我的爸爸妈妈,有互相关爱的朋友,工作中友善的同事,未来里互相依靠相伴一生的爱人,亲爱的孩子~~~~

幸福就是那样简单,甚至不需要努力的寻找和企图努力的抓住,如果就在手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只要自然的流淌,多么的平凡的生命,就是那样一个平凡的生命,和大自然任何
有生命的物种一样,普普通通,活着也是那样的简单延续。即使逝去,也依然不会改变万物于一丝,平凡的才美丽。

  如果生命起点在这滇西高原,可能会拥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那会是另一种境遇和感受呢,也许是现在无法享用的幸福,也许是可以改变的生活画卷,我想着的是平凡的幸福,小小幸福,真我的幸福~~~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5-11 00:08 , Processed in 0.0454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