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寻古系列之河北镇

[复制链接]
查看: 155|回复: 0

房山寻古系列之河北镇

[复制链接]
查看: 155|回复: 0
幸福

182

主题

728

回帖

2698

积分

爱心会员

积分
2698

社区居民

幸福 2013-5-26 1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07年5月19日,我们开始了又一次的房山寻古游,今天我们的找寻的是庄亲王墓、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铁瓦寺

                                                       
2007年5月19日,我们开始了又一次的房山寻古游,今天我们的找寻的是庄亲王墓、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铁瓦寺。一早我们乘坐开往房山河北镇的917专线,第一站在河北镇磁家务村北下车,首先找寻的是清代八大铁帽王之一的庄亲王的家族墓地,庄亲王为清朝皇太极的第五子,其家族墓地原有九代12位亲王下葬于此,分为前陵、后陵、西陵、小西衙门、小新陵、松树圈、大立峪等七处陵寝。现在已成为二轻局的战备粮库,仅存后陵庄靖亲王果铎墓前的牌坊。庄亲王墓石牌楼是四柱三门形式,通天柱为方形,高7.5米,宽0.48米,柱顶上雕刻着望天吼,柱脚两侧有抱鼓石,共8对,牌楼通面宽为9.8米,中门宽3.2米,两侧门宽为2.8米,梁、枋上浮雕海水江崖,祥云图饰;此次意外之喜的是我们在工友的指引下,看到了当年修建粮库是保留下来的地宫,现已无法考证地宫的年代,下到地宫的入口里面全是水,现已做为粮库的消防用水。之后有寻到了粮库墙外残存牌楼的地基。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位于河北镇万佛堂村西的三竹物业公司院内。万佛堂建筑雄伟而端庄,背靠险峻山峰,位于孔水洞之上,坐西朝东,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孔水洞古刹仅存的一座殿宇,原名万佛龙泉宝殿,因殿内嵌有《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所以俗称万佛堂。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其券门顶嵌石额楷书“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落款“大明万历已丑春吉日重建”。现存建筑是歇山顶的无梁殿,面阔三间13.72米,进深一间8.5米。殿内正面及两侧墙壁嵌有石浮雕“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高2.47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石雕组成。主题浮雕是释迦说法的场面。主题浮雕周围,雕万菩萨供奉人侍佛者等层列,浮雕佛像约万尊,其上有“大历五年”的题记,堪称唐代浮雕艺术珍品。孔水洞外东侧有一座辽代花塔,高20米,它为探讨花塔形制出现的年代提供了实物资料。右侧有一座元代“龄公和尚舍利塔”,高18米。

孔水洞由人工砌成高大的券口,是天然溶洞,洞内有泉,可乘舟驶入。 离洞口不远的石壁上有隋唐时代的造像和刻经。造像高1米,宽2.5米,依岩开凿,总计6尊,与云岗、龙门石窟相似。1982年该洞一度干涸,曾出土动物化石、铁器和7条唐代金龙。万佛堂孔水洞的两翼各有一座塔,左翼是小龛密布的花塔,辽代创建,通高约20米。右翼名叫“龄公和尚舍利塔”,创建于元代,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通高约18米。万佛堂孔水洞是房山石经早期刻经地点之一,在 “房山石经学”方面占有重要位置。为北京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石花洞摩崖造像

在万佛堂附近的小公园简单吃完午饭,徒步4公里来到了河北镇南车营村北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石花洞,在石花洞口向西约50米处的南崖壁长30米,宽8米的崖面上,有佛教造像7尊,有第一尊造像,足踏莲花,安祥自如,崖壁右下侧的另一尊造像,雕刻比较简单,似是依崖壁石势几笔勾勒而成,这两尊造像分别是接引佛和菩萨;第三阶梯崖壁上有造像3尊,左雕护法天神,侧身直立,双手叉腰,凹肚胸,二目圆睁;中间一尊手持佛尘,端坐于莲花座上,为药师佛;右侧造像则注目着山中小路,第四阶梯南侧立巨大斜面青石,石面上雕刻着两尊佛像。一尊为弥勒佛,一尊为佛祖释迦牟尼,释迦佛祖慈眉善目,两耳垂肩,二手合十双膝盘坐于莲花座上,根据摩崖造像旁的铭文记载,摩崖造像附近曾有一座古刹,大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圆广法师云游至此,发愿修造佛像。

铁瓦寺
位于房山区河北镇政府院内。铁瓦殿北靠青山,面对大石河,寺院内古柏苍翠,寺后清泉汨汨流淌,景致优雅。泉水长年不断,顺暗沟流入大石河。山门的额楣上嵌匾:楷书“铁瓦禅林”;进山门,两旁各有配殿两间,均厚檐、清水脊;正殿是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间的铁瓦殿,为清康熙32年重修。铁瓦殿圆柱形建筑,高6米,直径5.8米,发券门窗,殿顶采用攒尖做法,6条脊身朝6个方向垂下,把顶分成6个扇面。顶上满铺铁瓦,共计有458块。每块长0.31米,直径0.13米。瓦表多有铸字,如“菩萨顶正德十年(1515)造”、“五台山菩萨顶铁瓦寺”等。殿尖由宝珠收拢,殿脊和刹也是铁刺,每块铁瓦重量约4公斤,铁瓦总重量约1882公斤,加之脊、刹用铁总量约3000多公斤; 寺中还有4人合围、高过40余米的银杏树(白果树),寺后有清泉,沿暗沟而下,又从前面的石窦中流出,汇于大石河。铁瓦寺为房山区重点保护文物。铁瓦寺下为圣泉庵,建于明代。坐北朝南。面积600平方米。现存清代建筑。正殿面阔三间10米,进深三间7.1米,后改玻璃门窗,硬山箍头脊灰筒瓦顶,其它建筑无存。正殿保存完好,现为办公用房。

一天的寻古游计划已超额完成,可大家意忧未尽,兴致正浓,此时天色尚早,在ALEX的建议下我们又中途下车来到了卢沟桥,现卢沟桥门票20大元,我们先在宛平城转了一圈,在卢沟桥售票人员交接班的空挡,在没人管的情况下几个人就上了桥,此时太阳即将落山,虽没有卢沟晓月著名,但桥头的石狮在落日的余辉中更显伟大。在行至桥头的另一头,我们偶然发现了一座疑似庙宇,大殿保存完好,正门石制卷洞,居然是云龙纹饰,当时黑龙断定应该级别不低,后经黑龙查阅资料考证后是皇家庙宇“岱王庙”,也称“大王庙”。

我们一天的收获多多,意外之喜有5:探寻地宫之迷、石花洞摩崖造像、卢沟桥落日石狮、皇家庙宇“岱王庙”和铁瓦寺的泉水。每人都带了一瓶铁瓦寺的泉水,第二天泡上一壶龙井,在品茶的同时仔细欣赏一天的劳动成果该是何等惬意呀!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5-10 21:31 , Processed in 0.0448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