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西湖群山探路功课

[复制链接]
查看: 169|回复: 0

环西湖群山探路功课

[复制链接]
查看: 169|回复: 0
运动

252

主题

7647

回帖

1万

积分

远古神驹

积分
11032

社区居民

运动 2013-5-26 13: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这次探路非常愉快,总的来说路程既有趣又有景色,正常的脚程应该是在四个小时左右。
路线:龙井村—狮峰下郎当岭—三分叉—万林背山—五云山—唐家钨茶园—九溪林海亭—马鞍山—马儿山岗—贵人峰贵人阁—虎跑后山—虎跑.
                                                       
时间:2007/4/24
天气:阴/阵雨/多云/晴
气温:12-18度
队员:冷雨,瑛儿
路线:龙井村—狮峰下郎当岭—三分叉—万林背山—五云山—唐家钨茶园—九溪林海亭—马鞍山—马儿山岗—贵人峰贵人阁—虎跑后山—虎跑
总用时:6小时

具体用时:
1、龙井山园公交站--
“龙井茶农 ”山石口,十里郎当上山处 12:00--12:40 30分钟

2、午饭、休息 12:40—13:05 25分钟

3、茶园上山—狮峰下的郎当岭山口 13:05—13:28 23分钟

4、山口—三分叉 13:28—13:45 17分钟

5、三分叉—万林背山--五云山 13:45—14:30 45分钟

6、休息 14:30—14:50 20分钟

7、五云山—伏虎亭前找去九溪的近路 14:50—15:05 15分钟

8、走小路下山--半山腰处唐家坞茶园 15:05—15:39 35分钟

9、茶园找路下山 15:39—15:44 6分钟

10、下山—林海亭 15:44—16:00 16分钟

11、林海亭前找去马鞍山的路 16:00—16:10 10分钟

12、林海亭—马鞍山 16:10—16:45 35分钟

13、休息,吃东西 16:45—17:00 15分钟

14、马儿山岗上台阶—贵人 17:00—17:30 30分钟

15、贵人阁休息拍照 17:30—17:35 5分钟

16、贵人阁—虎跑 17:35—18:00 25分钟

具体行程:

这次探路是源于冬冬四月的全程之行。
三月底我们五人走了老和山至云栖这一段。冬冬回来后觉得很不过瘾,多次邀请我同走全程,后来他一人在四月初走完了毅行全程。很不容易的。
对于他这样有勇气,我虽心痒痒,但很明白自己的体力要想走完是不行的,必得好好锻炼。
我和冷雨商量去探一下后半段没走过的路,一来把路探明了,如果以后要走全程心里也有底。二来看看自己这段时间锻炼下来的效果如何。
冷雨的时间不太好定。那天也是匆忙决定去的。天气预报又说有雨。唉,今年去了N趟杭州,回回预报有雨。

一、 上海南—杭州城站 D653 7:45—9:09
冷雨家到车站没有很早的公车,而那趟我俩一致满意的车又因为火车提速而移去了南站。于是我们商量后奢侈了一下,坐上了动车,刷一下就飞驶到杭州啦。
这趟子弹头是比较舒适的软座,票价贵一点,打完折50。再早点有以下的班次,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附近去火车站或南站的公交和轨道交通来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的车33左右,慢车可能再便宜点儿。
D685/7:25—8:45上海南—杭州东;
T791/6:25—7:58上海南—杭州东
T177/4:19—6:03 上海—杭州
N405/4:53—7:16 上海—杭州东
5071/5:32—7:46 上海—杭州东
1341/6:07—9:45 上海—杭州

二、城站—苏堤 K7/城站—岳庙站 9:14—9:48

到底是动车呀,时间掐的那个准,分秒不差的停靠在杭州城站。
我和冷雨恋恋不舍的下了火车,还回头瞄瞄那优美的车头,“和谐号”哈哈。
我在车上喝了一大桶浓茶,竟然有点醉乎乎的感觉。
出火车站左手走就是K7。我对这辆公交情有独钟。一月时得了两天假,就是坐它在杭州转悠。
车开过少年宫,湖滨,断桥,北山路,岳庙,玉泉,然后拐到清幽的灵隐。一路上从少年宫开始靠车子的左边站,风景美不胜收啊。粗壮的梧桐安静的站在宽阔的路边。西湖就在窗外慢慢展开,象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北山路也是我喜欢的一条马路。一面靠着西湖,一面全是西式老建筑。在夕阳下漫步舒服的很。
而岳庙这里的红墙又是那样有历史感。车有点挤,我们下得车来,过马路往回走一点就是苏堤了。冷雨想看苏堤春晓,现在正是时候,我们也不赶时间,就来这里晃晃。

三、北山路处苏堤—南山路处苏堤 漫步/9:56—11:10
苏堤到啦。
二月和小仙来漫步西湖的时候。是反着走的。但这苏堤就是要从北山路到南山路这段才是好看呢。
一路上经过六座桥: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光听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
冷雨MM对桥边那些有着粗大树冠的茂密香樟充满了感情。有时还拿我当模特拍照,哈哈。
苏堤的路不宽,西湖就在两边,沿着载满香樟,杨柳和花草的路往前慢慢走着。映入眼里的就是那绿草如茵的草坪。这样的嫩绿我记得只在北京夏天的颐和园里见过。迎面有时会驶来几辆色彩艳丽的单车,在安静的苏堤上非常惹眼。
时间虽不早了,但从北山路上苏堤的人却也不多,我们走得很闲散。冷雨一路拍着照,落在后面。
湖边垂钓的人拉着帽子甩出长长的渔线。远处,西湖群山连绵在雾气中。
在一座桥上我忽然看到了远处山上的一个亭子,想到冬冬的游记上提到过贵人阁,应该就是它了。可看起来是那样的遥远,我们一会爬山也要经过的。
冷雨MM忽然发现了草地上有只拖着蓬松尾巴的小松鼠,开心的追着它拍照。而那只淘气的小家伙听到了动静,忙不迭的一跳跳逃开了。
苏堤的空气是如此清新,好久没有这样愉快的漫步了。
快到花港观鱼时,原本安静的路上忽然黑压压的出现了不少戴着帽子,挥着小旗的旅游团。导游喊话的声音和叽叽喳喳的游客充斥着后半段的苏堤,我费力的挤出人群,在快出苏堤的路边等着冷雨。
天空飘过一阵雨点,我翻出帽子戴上,人群中总是不见冷雨,我拿出功略来看。
过了好一会,她匆匆跑来,说是在花港拍鱼呢,还说那里有座林徽因的像,特别好,她想拍照,可没找到我。
于是我俩飞快的跑回去,在人群中穿梭。到了花港的里边。在湖边有块镂空的雕塑,安静的映着背后的西湖和群山,充满了古意。

四、苏堤—龙井山园 Y3/11:15—11:49

我俩在苏堤消磨了不少时间。快中午了。在火车上看过地图。附近有辆Y3,可以到龙井的。而我们坐到龙井山园下,离上山处是最近的。
Y3那站就叫苏堤,是出了苏堤后向右走一会儿。本来我还想沿着清幽的虎跑路走到满觉陇路,但时间不允许了。
车很快就来了,Y3居然也是2元的,有些意外。
车子很快拐入了一片绿色之中,这样的路看着舒服。两旁是高大茂密的树林子。冷雨MM唤我看旁边,山里的石板路上有两只小狗慢慢的一前一后爬上来呢。真是羡慕它们呀。
我俩就坐在第一排靠门处。我把背包搁腿上,刚才图方便把登山杖倒插在包里了,这会看起来象把剑一样,而仗剑走天涯的生活想来也是不错的。
我这样胡思乱想着,一面用手机凑合着拍下了车子缓缓进山,窗外浓密的绿色。插着手杖的背包此刻真是应景呢。

五、龙井上山 晃悠/11:49—13:05
跳下车来。左边是个卖票的“龙井山园”。
我们往前走,龙井村还在前头。冷雨认路的本领了得。
这条公路安静而漂亮。浓郁的翠色几乎遮盖到路之尽头。呼吸着清凉而又微甜的山中气息。脱去外套,上山啦。
还是忍不住拍了几张臭美的照片发给此刻正在埋头工作的朋友们。嘿嘿,刺激他们一下下。
走不多会,到一三叉路口,27路就是从这儿开过的。前方有个大牌坊。写着龙井村。以前来杭州玩,一直走龙井问茶和九溪,可这里现在变化很大,都有些不认识了。
路边有牌子。我们上前看了下。两条路可以到郎当岭。冷雨说我们选去老龙井的路吧。
进了牌坊。一边是农居,但大都盖起了小楼房,卖茶的农民都富裕了呀。一边是清幽的山。我们往上走着,不多会儿左手边出现了叫“小龙井”的一条路。这条路是通往山上的。好象没啥人。有石阶铺着,上面应该是凤篁岭吧。
再往前走,长满草的石阶上缓缓淌下水来,我们走过去一看,是山上流下的泉水呢。那高高的坡上满是密密的竹林,四周还有窜得老高的竹笋呢。多么安静而惬意的地方啊。我们玩了一会儿又往前去。
前面不远的地方又有个叉路口,这里有个十里郎当的牌坊,由此可直接上郎当岭,我们还是选择往老龙井的方向走去。
经过龙井宾馆,沿着向上的路往前走,慢慢的在爬坡了,右手边有条不宽的溪流,哗哗的响着,欢快的向山下流去。左右两边都有些茶农的房子,此刻四周安静。
12:30左右,我们到达路口,这里有条路通往老龙井,周围停着些车,人们来这里消磨着时间。农舍的屋顶都古色古香的,白墙外长长的树枝上春意盎然。不时有山鸡在路边跑来跑去的。
有块刻着“龙井茶农”的石头就出现在眼前,旁边的农舍屋前的走廊里挂着不少的鸟笼。山上的茶园层层叠叠的。心想如哪天有假,来这里住上几天也是好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左转去老龙井的路很快被一个收费处拦住了,这个圈起来的景点是十八棵御茶树,往上就是老龙井了吧。我们只能退回去从旁边绕上山。
问了当地的人,说那块“龙井茶农”旁有条上山的路可以去往郎当岭。
中午了,肚子有点饿起来,在这清山绿水之中多么想坐在农家的院子里吃吃喝喝呀。可探路要紧。我俩只带了简单的餐食。就坐在茶园的上山处,找了块石头坐下就吃起来。
冷雨MM说她刚才开包找东西时,老闻到鸡腿堡的诱人香味,在苏堤就忍不住啦。嚷嚷着开饭呢。
消灭了我们的午餐,背包似乎轻了一点点。对面屋子前传出母鸡叽叽嘎嘎的叫声,冷雨说是下蛋了呢,母鸡在炫耀。……,我是一点经验都没,觉得好玩。
吃完歇会儿发发呆,13:05,背好包包上山啦。

六、龙井—狮峰下郎当岭—五云山 徒步/13:05—14:30
沿着茶园中间那条窄窄的土路,我们上山了。
每月一次的徒步是我如此喜欢的。而且又是在空气如此好的山中。
拐过一条土路后,忽然前面山头站着条狗,我想起刚才看到有个茶农上山时,这条狗曾大叫着不肯走,现在我们这两个陌生人一出现,它会不会扑上来啊。
心里暗自担心,提醒走在前面的冷雨要当心啊。今天冷雨忘带了登山杖,不然倒可以用杖壮壮胆吓唬它一下。我装模作样的想挥舞一下手里的杖,这狗好象是有点怕,哼了一声掉头就跑了。
嘿嘿,得意起来。步子越发轻快啦。土路转为石阶路,我和冷雨一边聊着天,一边慢慢上行。
我总是疑惑,为啥别人爬山都不大喘的呢,而我,一走这样的路就如同老牛般。
冷雨MM说,我也喘的呀,可我愣是听来听去的只是自己沉重的呼吸声。
前两个月在郎当岭上往下望时看到的茶园,此刻正慢慢的往身后退去。我抬头看看,好象还要走很远才能到达山口。远远的山上高高的竖着个信号塔,我俩一度以为那就是让我们上次爬得痛苦不堪的天门山呢。可后来才知道那里原来是狮峰。
爬到了半山上的一个歇脚处,这里有棵大树,围了圈石椅,我忙不迭的爬过去把包一扔坐下,掏出毛巾擦汗。虽没太阳,但还是爬出了一身汗。今天只穿了快干衣和排汗衣走路,还是觉得热。
歇了一会儿,继续往上走,时间已不早了,还是上行的石阶路,我不断回头望着身后那一亩亩整齐的茶园,浓浓的绿色。我怀念着龙井茶那清醇的滋味。
到达狮峰下的郎当岭上,发现这里原来就是三月那次徒步活动,我们五人爬过天门山后在这里吃午饭的平地。此刻很是怀念他们几个呀。
继续往前走,山里安静。我们又走过一月徒步时和冷雨她们吃饭的地方,在高高的山坡上,我们又回来了。
走过郎当岭,我们很快到达了三分叉的地方,这里有明显的指路牌。走过两次了,俩人都熟悉的往左手走。路很清幽。修长的竹林密密的遮盖着天空和前方的路,碎石铺在泥土上,石缝里冒出绿油油的杂草,前一晚下过雨,吹落不少已焦黄的竹叶,铺满了地上,踩上去嘎吱作响。而一踏上这条路,顿时感到一片清凉。
我们要去五云山了,牌子上写要五十分钟,冷雨也说她记得要走好长一段呢。我只感觉这段路和我们三月走得略有不同,总是怀疑是否走错了。这条路是通过万岭背山往嘹望亭方向过去的,而三月的那次好象走的不是这条路。后来才知道是功略和路书上写的天门山路线确实是不同的,一月和三月我走的确实不是同一条路,但最后都能到达五云山。
去五云山的路依旧是那么漫长,安静的山路上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手杖的细碎声音。冷雨MM落在后面拍照,我走在前面,有时好久等不到她,会大喊一声。转了无数的弯道,五云山好象在遥远的地方。我又看到上次取泉水的地方,前几天下雨,底下的池子里接满的水已溢在了地上。走过一段上坡,终于快要到五云山了。又是一片开阔的山头。我还是没看到冷雨的影子,索性就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等她。
四周安安静静的,偶尔有风吹过和鸟叫的声音。今天的天气真是徒步的好天气,没有太阳,偶尔洒过几滴雨。快干衣穿不住了,脱下来绑在背包上。很快要下坡了,就从包里找护膝打上。
等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冷雨MM答应我唤她的回应,放下心来。她今天很爱拍呢。告诉我在山上流泉水的地方,她忽然发现相机里有冷色,暖色,褐色的功能,就试了好几张,高兴得不行。
我想起自己每次出去,好象都是因为拍照而落在后面要人家等我,没想到这次冷雨比我更厉害。我怕走不动,就没带相机,手机拍的总不能和相机比,所以风景非常少去拍。只是非常享受这样愉快的徒步,迷恋一路上的甜美空气。
冷雨MM也停下来打护膝,我俩稍稍又歇了一会,喝喝水。今天背了不少水出来的,到现在都没怎么喝过。上次从老和山上来,到五云山已见底了,只能在路上打泉水喝。但那水又不知是否能喝。一路上没有补水的地方。
出发了,又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五云山。终于又看到了真迹寺。这个时候,安静得很。

七、五云山—唐家坞茶园—九溪林海亭 艰难下行路/14:30—16:00
我们照例又休整了一会儿,接下去的路就是我俩都没走过的,也是探路的开始。
计划探路前,我曾和冷雨商量是否从九溪开始走,因为前面的路我们都走过。冷雨觉得九溪上也是可以的,就是有点儿偷懒了。她觉得徒步时间控制在七小时左右是最合适的。今天我们走得很闲散,没有刻意去赶路,但是却感受到了徒步的乐趣。这也许就是行走的意义吧。有时终点或目标并不重要,过程却是值得回味的。
从五云山起身出发是14:40分。冷雨今天出来也是不太容易,有一大堆的事等着她处理。她在路口打着电话。我先往下行。
五云山出发后往左走即是去九溪的路。这是段下行的石板路,全铺着台阶。约十五分钟左右,路的右手边会出现一个亭子,那个是伏虎亭。然后折回来走,约50米左右,在拐弯的地方有条下行的小路。注意地上有黄色的油漆箭头。两旁的树上有标记,是几个登山队贴在树干上的名字。这条路铺满了落叶,由于前几天下过雨,看上去泥泞不堪。找到路后,等了好一会儿,冷雨才下来。我们于是一同下行。
冷雨MM没有带手杖,走这样的路有点悬。土质倒很是松软。登山杖插在上面走得还很稳。这条近道可以直接下到林海亭,避免了下到九溪再绕回来的一个大圈子。但路真的不太好走。四周的枯藤老树非常多,还有不少倒在地上。冷雨和我不时东张西望看着四周有没有可以当手杖的树枝。我不时的指着看似粗壮的树枝说:这个这个……,可冷雨是很有经验的,她一眼就看得出太长,或是太粗了。不知她从哪捡了根合适的树枝,虽有点弯弯的,但支在地上还挺有弹性的呢。
我俩继续下行。坡有点陡的,一直在下山。功略上说路上会碰到个岔路,然后往左走。是唐家坞的茶园。我们左转后再走就觉得不太对劲,不知是走错了还是怎么的。路上全是倒下的树干。很难穿过去。我们在路上发现了永康登山队的标志,于是挑了旁边看上去还好走点的土路下行。终于看到茶园了。这段路走得真是不易啊。有些泥地特别湿滑。冷雨的拐棍一用力居然就断了,只好再找了根结实点的。
终于站在半山腰的茶园上了,往下看的时候有些茫然。不知我们刚才下来的道是否对,现在看看四周,是在山谷里,满眼皆是茶园那一亩亩整齐的绿色。层层叠叠的铺开。一眼望去竟有些害怕。下茶园的路好象也陡,不知如何迈步,我终于体会到恐高的滋味了,此刻多么希望有个滑梯可以让我一下子到达平地上。
我俩东张西望的看着茶园的高坡发愁。往左走了几步,想从田垅间一点点的爬下去。那地方还筑得高,手脚并用才能下去。最可怕的是,我忽然看到有几只老大的蜜蜂,躲在石缝间,有些就飞来飞去。可把我吓坏了。要知道,在蓟县不幸被蜜蜂叮过之后,从此我就害怕这个玩意,而且从不穿招惹它们颜色的衣服。看到它们就抱头逃窜。我吓得直往后退,冷雨说这边可能有个蜂窝吧。我一听,更是不敢挪步了。
冷雨很镇定的观察了一会儿,决定从旁边的石块上爬过去。我虽怕,但还是要找路下山呀。只得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往上走。还好一路上都没撞见这些小祖宗们。
我们终于在七拐八绕之后寻到了下山的石阶路,极小且陡,铺满落叶,走的人多踩得都磨去了边。沿着茶园下行。俩人都松了一口气。冷雨不断的回头拍照。她是个好奇心重的家伙,看见点新奇的就要拍。我则回头用手机拍着她。
找到下山的路,我俩都悠闲起来,就快下到平地了,四周皆层层叠叠的山,我们显得如此渺小。山谷间有几棵树冒出了嫩绿的叶子,在一片深绿色中显得很惹眼。
下到平地后我们向左走,我依然看不到有啥亭子的影子,不免有些担心是否走错了路。远远的前头,田间有几个农人在劳作,于是决定去那里问问。慢慢往前走,身边出现了一条溪流,我翻出功略来看,冬冬是提到这条溪流的,我们在溪边找人问路,回答说前面确实是有个亭子的,不由放下心来。远远往前望去,好象有个篮球场,我一下子想起冬冬也提到过那里的。林海亭应该就在那里。
我们继续在茶园中穿行。爬得汗流浃背的,此时才感觉到热,刚才在山上觉得太紧张了。这时前方来了一队年轻人,领头的年纪稍大点,他们是从九溪这边过来爬山的,我们互相打过招呼。他们人还不少呢,有十多个,走得很快,不久就消失在茶园中,冷雨说哎呀,应该把他们拍下来呢。我们回头望着刚才千辛万苦下来的路。高高的杂草和石墙后,薄雾笼罩着那些苍翠而茂密的山。
篮球场近了,不断听到汽车的声音,好象不远处还有几个饭店。走到路口,发现,我们已在九溪了。
过桥就是个叫溪边茶庄的。旁边是个篮球场,茶庄的背后就是林海亭。
走上桥,忽然发现了夕阳。九溪是最美的时候,不断流淌的溪水欢唱着流过大大小小的石头,远处的水面一片平静,投下树的影子。那些树高大而茂密,青翠一片。让人浮躁之气顿消。
取下帽子的时候,发现自己扎在头发上的发圈在爬山的时候掉了,只剩下一个小辫子还在。脸又红得不行。
冷雨看着篮球场后的空地说:呦,这儿好多扎营的地儿呢。
茶庄里有几个四散着喝茶的人。我们是没时间了,探路才刚开始呢,就花了不少时间,已是下午四点了,看来今天想完成后半段是不太可能了,最多也只能走到虎跑吧。
来到林海亭前,这个亭子长长的,外面环绕着九溪翠绿色的树木,廊柱上有对联,夕阳洒在地上。有个人坐在亭里发呆。四周安静极了。


(八)、九溪—马鞍山 林间穿行/16:05—16:45
林海亭的外面就是条公路,有车开过。不宽,但全被高大茂密的绿树环抱,非常漂亮。是我喜欢的公路样子。而且天气一改阴沉的样子,开始洒下夕阳。
有些住在九溪里头的人慢慢的在这条路上散步。
我们抓紧时间开始找后面的路。出亭后向左(北)走,20多米左右,右手边有个红色的标语牌,旁有个电线杆,上面有毅行的标志,红黄蓝颜色鲜艳。那条路挺宽的,就从这里上马鞍山。(见照片)。冷雨MM在这里拍下了标志。
这里是片山谷间的茶园,非常茂密。一直在往上,往前行。一路上毅行的标志很明显,跟着走就是了,注意观察脚下和周围的喷漆标志。进园后最好沿着茶园的右手走。
全是土路,夹有碎石块。树木茂密而高大。茶园里没有碰到一个人。
之字形的路一直环绕而上,途中转上山的地方会经过一个小水泥池。四周有好些鲜艳的野草莓,小小的很逗人。从这里再走个二十分钟上山路。
夕阳还是很好的,洒在林间墨绿油滑的叶子上。但是这条上山路实在是安静啊,而且树木太茂密了,把阳光全挡住了,显得路很潮湿。如果我一个人来爬,倒真的是有点怕怕呢。这条路会让我想起三清的那些千年杜鹃林,穿行在其间也是这样不知前方会如何的心惊。
路还不太好走,比较窄的,一旁就是高高的山崖。拐来拐去的上山,偶尔在转过弯的地方回头望才能见到一些叶子沉默的沐浴在夕阳里,有点细碎的淡淡金色。其实我还是喜欢在这样的林子里走路的,地上全铺满了落叶,有时还要跨过倒下的树枝,很有乐趣。
终于拐到了一条崭新的石阶路。据功略上说,从这里可以上贵人阁,时间是三十分钟。我们已过了马鞍山。
在路边的椅子上稍歇一会儿,喝点水,把包里仅剩的俩小蛋糕给消灭了。和冷雨提起晚上在回去的火车上买方便面吃吧。得到她的一致响应。嘿嘿,密蜡不在,我们就可以胡乱吃东西喽,啦啦啦……

(九)、马儿山岗—虎跑后山(贵人峰)--贵人阁 石阶上行/17:00—17:30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看看时间,今天也就是走到虎跑了。大家也轻松起来,爬过贵人阁,下去就是虎跑了。
夕阳透过细密的叶子洒在地上。我站在那里,很喜欢阳光晃在身上的感觉。
继续上路。向右的石阶路去六和塔,向左是去贵人阁的。向左走。
石阶路很漫长,我们远远看到贵人阁在远处高高的山上,不觉倒吸一口气呀。
冬冬说他在这里体力就透支了。也难怪。从老和山起点开始,到这里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体力呀,更别说后面还有三分之一的路才能到终点吴山广场呢。连体力超好的冷雨MM提起全程都摇头呀。
爬到这里,才能体会到毅行的真正含义吧。
这条路的诱惑很多。虽不是太高。两百多米,可风景比我们上两次爬的感觉要开阔得多,能清晰的看到远处四周西湖群山的模样。才爬几分钟左手边就有块大石头,爬在上面看下面美极了。我吵着要拍照。
群山连绵着一片,很壮观的样子,山谷间一片苍翠,阳光洒向那里。
我们时间无多,还要赶回去的火车。不舍的继续上路。爬呀爬,最后一个大坡了,已能看到贵人阁就在上头了。
中途有条岔道,有路牌,向左去九溪理安寺,我们直行。
忽然发现手里空落落的,哎呀,我的功略地图不见了,一定是忘在刚才拍照的大石头上了,时间和体力也不允许再回头去找了。那份功略上次三月用过后就皱皱的,今天爬茶园下九溪时,在泥地里滑了一下,沾满了土,现在一下子丢了,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上面画了很多的标记,还记了时间和注意的地方。
快到贵人阁的那条路回头去看,真美啊。冷雨在身后慢慢爬上来,群山就在她身后展开着,我已忘了多久没看到这么多山了。一直喜欢山。可惜,生活的地方是没有的。
终于爬上贵人阁,快17:30分了,路边有指示,下虎跑还得30分钟,于是留五分钟观景拍照休息。
我冲上二层的贵人阁,旋转楼梯,好玩的很,一上楼,古意盎然的楼阁象幅画框,远处夕阳下的群山安静不语。这里风景真太好了。虽然是240米的高度,可环阁皆山。
据功略上说,东北是杭州市区和西湖,北面是南高峰,西北是北高峰,西面是万岭背,西南是五云山,就是我们走过的路,东面是玉皇山,看来下次可以从虎跑开始去探路啦。
站在这壮阔的群山前,不由想起了老许的歌:“我站在夏日的黄昏,山之巅,身体迎着风飞舞,一只鸟踩着我的肩,我想问,这世界,是否遥远又无限,它却飞走越来越远……”,这样的景色此时让我流连。
冷雨MM让我在贵人阁上给站在下面的她来一张,呵呵,她喜欢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不过我老爱拍特写。
远处浓密的山路上能看到车流。就将结束我们的探路了,感觉后半段的路程非常有意思。比之老和山到五云山来说,风景更好,但也不轻松,很值得再来走。

(十)、虎跑后山—虎跑—城站 下行加狂奔/17:35—18:00
时间不早啦。我们的火车是六点四十八开的。
两人匆忙下山。有两条路可以下到虎跑,都可以走。石阶路,挺好走的。就是冷雨刚才嫌麻烦把护膝脱了,这会觉得膝盖有点儿疼呢。
树木依旧茂密,不透光,天渐渐暗下来,石阶上铺着落叶,偶尔还能瞅到几条大虫,不认识那是啥,反正害怕的逃开。
下到一半时,忽然听到几声老虎狮子吼,吓了我一大跳,想起旁边是动物园哦。冷雨大笑说,那是假的叫声呀。
往下走到底,就是虎跑公园啦,很幽静的地方,会见到一大块虎跑泉的石刻。没时间再去看弘一法师啦。留在下次吧。
沿着一路的青翠下到尽头,有条向左出公园的平整石板路。快六点了,我有点着急啦。开始狂奔,一边把护膝手杖等全都收了起来。这条路也美得很,只是没有时间再流连了。
顺利赶上火车。虎跑东门对面有315公交,坐到底倒151可以到城站。

写在后面:
比较罗嗦的写了一大堆。这次探路非常愉快,总的来说路程既有趣又有景色,正常的脚程应该是在四个小时左右。
期待着下次的虎跑至吴山广场的探路。说不定还能顺道去瞅瞅一直眼馋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哪。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5-10 21:48 , Processed in 0.0468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