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夜觉寺纪行

[复制链接]
查看: 157|回复: 0

大年夜觉寺纪行

[复制链接]
查看: 157|回复: 0
幻影骑士

201

主题

743

回帖

2818

积分

爱心会员

积分
2818

社区居民

幻影骑士 2013-5-26 13: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前天,去了大觉寺.当然和僧人与佛法有关,因为我曾经考虑过做一名僧人,但是尘缘未了;我亦喜欢佛法的难以参透,却给人智慧的自圆其说.再者,我相信缘分.佛是讲缘分和轮回的.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近你的温暖。那千山悠转,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

很喜欢这简洁干净穿透灵魂的文字.因为这种执着的爱,根本就是绝世的境界,而绝非一个出家的僧人,但这文字,确实是出自高僧-----仓央嘉措之手.

前天,去了大觉寺.当然和僧人与佛法有关,因为我曾经考虑过做一名僧人,但是尘缘未了;我亦喜欢佛法的难以参透,却给人智慧的自圆其说.再者,我相信缘分.佛是讲缘分和轮回的.

先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处所.
关于大觉寺:
大觉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区西郊阳台山麓。辽咸雍四年(1068年)建,距今己近千年,初名“清水院”。金时为西山八大院之一,称为“灵泉寺”,明宣德三年(l428年)重修,改今名。寺坐西朝东,依山势层叠而上,颇为壮观。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殿、无量寿佛殿、龙王堂等建筑,寺宇最高处藏经楼院内有玲珑舍利塔一座。布局谨严,深幽而宽阔。寺内泉水自石缝汨汨而下,汇成碧潭,又经石槽顺山势缓缓回流,使全寺呈现一派生机。蜿蜓走起伏的山峦,恰似一头卧狮。莲花、善照二个配寺耸立在东西两个圆形山包上,当地人曾用“狮子滚绣球,一佛二菩萨”来形容该寺院的位置和地形之奇巧。辽代所立燕京天王寺沙门志廷撰《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记述了该寺的历史沿革。

大觉寺最高点是寺内已故住持迦陵和尚舍利塔。据传清代乾隆皇帝当年曾在这里剃度,有一次他坐禅时入梦笑出了声音,当时负责寺内烧火的迦陵和尚操起戒尺便打乾隆,皇帝不得不承认“仙阙少缘份,凡尘属寡人”,尔後悄悄地回宫。寺内的僧人都为迦陵捏把汗。但是乾隆皇帝非但没有惩罚他,而且还特派贴身太监来拜见迦陵。以後迦陵和尚不但当了寺院住持,就连他种的玉兰也成了寺中绝物。寺内迦陵舍利塔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高约十馀米,其形制与北京北海白垮相似。;圆形塔肚,上端砌筑细长相轮,塔顶安放金饰宝盖,底部八角白色须弥座,镌纹秀巧,表现出清代雕刻艺术风格。塔旁松柏环抱,郁郁葱葱,环境十分幽静。塔後有一汉白玉水池,周围护以石雕栏,泉水自石底流出,汇成一长方形碧潭。泉名“灵泉”,泉水清洌见底,常流不竭,即使在暑热的天气,将手放入水中,也会感到冰冷刺骨。泉边有一双层建筑,名为“龙王堂”,位於中轴线最後。古人认为这泉水是龙王所赐给的,所以建龙王庙以示供养。

  舍利塔往下是大悲坛。这里是寺院藏经之所,面阔五间,硬山项,兽头脊,上层吞廓,并设木制栏杆。上层檐下横一悬匾,上书“最上法门”,为醇亲王所书。从大悲坛顺石阶而下是寺院第三进院落。此处以无量寿殿为主体,大殿坐落在一高大台基之上,前面带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栏。大殿面阔五间,灰筒瓦,歇山顶,门窗菱花全部为古钱式,做工精美。檐下悬挂一块雕有龙纹的巨匾,上书“动静等观”,为乾隆御笔。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泥质漆金。身後带有背光,花纹细腻,雕刻精美。佛像背後有悬塑,上塑观世音像,形象生动,堪称悬塑精品,为清代遗物。

  大雄宝殿是全寺中心,大殿面阔五间,歇山琉璃瓦项,檐下装饰有斗拱。明间正中檐下悬挂一巨匾,上书“无去来处”,字体刚劲有力。殿内正中有一石砌须弥座,座上供奉木质漆金三世佛像,背後带有背光。殿内还悬挂有两块匾,一为“妙悟三乘”,一为“法镜长圆”,均为慈禧太后手笔。三世佛像後面又有三尊漆金菩萨像,其上悬有一匾,上书“妙莲世界”。殿前建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雕栏。在月台栏杆衬托下,大殿显得更加雄伟。

  山门两侧建有八字墙,进山门为第一进院落,南北两侧对称分别有碑亭和钟鼓楼,正面是弥勒殿,面阔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檐下装饰有斗拱,门窗均采用壶门式样。明间檐下悬挂有大匾,额书“圆证妙果”。院中部为一长方形水池,名为“功德池”,池边绕以棋盘式花栏矮墙,池上正中建一石桥。池南北两端正中,各有一石刻水兽,龙口流水、注入池中。水兽造形古朴,是辽代遗物,距今已近千年,殊为珍贵。池中莲花朵朵,红白相间,争奇斗艳。石桥东端有一株古老桧柏树,其树冠同时生长针叶和阔叶两种叶子,令人称奇。原来在这株桧柏树干中寄生着一棵老藤,学名叫“蛇葡萄”,形成老藤寄柏。无独有偶,在该寺四宜堂院中也有一棵巨大柏树,自根部向上一米处分作两*,在连体部位中部,寄生一株李树,远望李柏难分。这两棵怪树,与碧云寺的三代树,并称京西两寺之奇。如今这两棵怪树仍郁郁葱葱,挺拔俊秀,为古寺平添不少佳趣。

  寺内有一座辽碑,是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立的《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记载着这座建筑物的历史。辽碑是珍贵文物之一。碑上刻纹有的虽渐见模糊,碑身也已断为两截,但字迹仍可辨认。政府除把断碑拼合,还盖了一座砖龛保护它。

  寺内花木很多,最名贵的要算名噪京华的玉蔺。南北跨院内都有,不待近前,便觉兰香袭人。据说南院两株玉兰是清代乾隆年间僧迦陵自四川移来,树龄已达三百多年,可惜其中一秣已经死去。北院一株玉兰是清代光绪年间移植,树龄也逾百年。两院的玉兰高七米有馀。花繁瓣大,馨清浓郁,一干一花,刚劲俊逸,甚是可爱。其实大觉寺玉兰之妙,更在於山水、古寺衬托。寺院周围没有噪杂人声,没有飞扬尘土;祗有隐隐青山,寂寂流泉。这才使得玉兰幽香,可以尽情向人倾吐。山门内有几株树干粗大、老枝横斜的翠柏,坡道两旁,遍植着杏树、桃树和梨树。在无量寿佛殿外有棵无量寿树——千年银杏,树高近一百米,干粗直径近三米,人称“银杏王”。乾隆皇帝为它题诗吟咏:“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纪依稀。”


  大觉寺附近的名胜很多,如鹫峰山道、七王坟、普照寺、莲花寺、杨家花圆等,寺院附近都有山道可以到达。赫赫有名的龙潭泉水,像一条丝带,蜿蜓迥旋,穿流於寺院之中,经过竹林,流进一个石雕大水池。池西沿镌“碧韵清”三字,字体古朴,苍劲有力。水池是由一整块大理石凿成,长2米,宽1.3米,高1米。石上纹理非常细腻,选材、雕镂都十分讲究。石质主体呈灰白色,其间又夹有乳白、浅紫、墨黑等各种花纹,整个外形显得秀丽奇特。

正记:
睡了个大觉醒来是十点,已经误了约好的时间.

在路上,几经颠簸,算是到了寺庙,进入寺庙,清幽静谧,兰香松风\灵杏长流的溪水,感觉很不错.真正去到的只有三个美丽的女子.我一个老大的男人,和三个虔诚素净的女子,感觉有一丝喜悦和遗憾.喜悦是湖南(北)的女子都如此可爱,遗憾的是自己没有遇见对酒当歌的男人.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大觉寺呢?和大慈大悲大彻大悟有什么关系呢?

"无去来处"又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佛本是心生,本来就没有踪迹定所.所谓的佛法,不在庙中,而在路上,不在经书上,而在心坎上呢?我曾经在广东韶关拜谒南华寺的时候,也看到了一块"无处不去"的匾,是否是同样的意思,我没有参透.只有臆断.不知道佛祖责怪与否,先请罪了!

"最上法门"是何门呢?是顿悟之门,茅塞顿开之门吗?

路上司机说本寺是北京唯一坐南朝北的寺庙,后来考证应该是坐西朝东.

本次去寺庙本想求签问卦,后来发现没有这些.我想,佛在心中,不必占算.这里有琴筝相戏,流水相伴的明慧茶院.已经不错.

出寺门有一个偌大的香炉,有很多卖葫芦和关于吉祥如意的物件.

在走出寺庙去公路的途中有卖枣子的农妇,没有吆喝,但是枣子味道很不错.

附近有农家小菜饭馆,但是我们寻觅许久,没有找到,到是看见了即将成熟的柿子满枝头,还有凶悍的狗儿在看护着柿子树.

当然,在路上还遇见一只可爱的长着不好看牙齿的热情小狗,它也喜欢美丽的姑娘,总是悄悄跟着.

没有看见一个僧人,很遗憾.也无处求卦,算是可惜.

最后聚会的四人到上地去吃饭.水煮鱼确实不错,最后只剩下半边鱼头.和几根游曳的豆芽,在油里点缀着.

喝酒,没有伴,但是三个女孩美丽且细心.是典型的湖南好女孩.

大觉醒来奔大觉(寺),从头到尾处于漂浮的状态.回家之后,有些倦怠!
大觉(寺)回来睡大觉,大觉大觉大大觉.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5-10 21:04 , Processed in 0.0467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