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见“银河”

[复制链接]
查看: 293|回复: 0

碰见“银河”

[复制链接]
查看: 293|回复: 0
健康

211

主题

843

回帖

3219

积分

爱心会员

积分
3219

社区居民

健康 2013-6-7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受更多内容,了解更多户外知识,让你轻松享受户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又见“银河”
                                                        去年十一的梅里内转,是我第一次背包旅行,当时驴友们坐在雨崩村我们营地中间的篝火旁聊天,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大家快看上面。我抬头看向夜空,只见繁星点点,层层密布在我的头顶,象黑天鹅绒上缀满了闪亮的钻石,那么美,又离我们那么近。这是“银河系”,只有在纯净的夜空中才能看到,同行的朵朵说,那一刹,美丽的“银河系”便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泸沽湖--亚丁、稻城徒步穿越的每一个夜晚,“银河系”数不清的星星们总是伴随着我,那时便暗自决定,游记的篇名就叫“又见银河”。
--题记


《中国徒步穿越--西南卷》这本书中,将泸沽湖--亚丁、稻城的徒步穿越线路称为:天堂与地狱间的穿越,作为一个新驴,我心中很是向往。去年十一月,刚巧砬上单位开始安排公休假期,借次机会,忙约了驴友,亲自偿试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旅程。此时,随手拿出此行的照片翻看,旅途中的一切仍厉厉在目,忍不住将当时记下的点点滴滴进行了整理,完成了这篇迟来的游记。

11月3日,晴,昆明-宁蒗。
下午5时,我和驴友们坐上昆明-宁蒗的夜班车,开始了徒步穿越泸沽湖--亚丁、稻城的旅程。
卧铺车追随着夕阳向西开去,渐渐驶出了昆明城,心中突然感到一丝不舍,每次离家总有一种难舍的感觉,难道我是如此恋家之人,我不禁暗自笑了起来。昆明距离宁蒗722公里,班车需行驶约22个小时,路程还远,我们早早的休息了,星夜兼程,一夜无语。

11月4日,晴,宁浪县城-永宁温泉。
一路顺利,今天下午2时许,夜班车安全地开进了宁蒗县城。吃过中饭,找到了一辆微型车载我们到永宁乡,谈价时,撞运气地和车主商量能否帮我们免去进入泸沽湖景区的门票,车主答应试试看。车行至检查站时,在车主和同车摩梭老乡的掩拭下,我们顺利地躲过了进山费。
宁浪县城距离永宁乡72公里,中间经过泸沽湖景区。一路全是盘山公路,但两旁风景很美。车行驶近3个小时后,美丽的泸沽湖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同车的老乡介绍说这里是观赏泸沽湖全景的最佳位置,于是,好心的女司机停下了车让我们拍照。走下观景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湖中薄雾下的山峦仿佛披了一层轻纱,被碧蓝的泸沽湖水环绕着,宁静得让人不敢惊动,如同一幅淡墨山水画。可惜的是我们时间有限,不能久留,心中不免稍有遗憾,只有等待下一次再与美丽的泸沽湖亲密接触了。



车继续前行,1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永宁乡,并找到了预先约好的此次徒步穿越的向导阿独之(蒙族,四川人,我们此后一直叫他阿师傅,),今后四天,他将带着我们徙步走过大片的无人区,从永宁温泉到俄亚同,路上除了牵马驮行李外,还负责为我们做饭。换乘阿师傅早就叫好的三轮摩托,晚上7时许,我们终于到了此次穿越的起点--永宁温泉,之所以被称为温泉,地如其名,正是因为这里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温泉水,我们自然也美美地享受了一个舒服的温泉浴。吃过晚餐,商量了一下明天的行程,在摩梭人的木屋里,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11月5日,晴,永宁温泉-尼婆落。
起了个大早,出门看到地上满是霜冻,心想今天天气一定非常晴朗。我们搭摩托车到阿师傅家集中,早餐后,艰苦的拔涉即将开始。



9时正,我们的小型马帮上路了,离开前,我们去参观了一个摩梭村民的家(这个村民在这家走婚),见到了家中年纪最大的老奶奶和她们独具物色的建筑,我还偿试了一回摩梭人的织锦工艺。



走出建盖着村落的坝子,我们沿着温泉河慢慢开始爬升,一路上是一些坡度较缓的山坡,自己走着感觉很轻松,边走边和跟着我们的阿师傅的侄女卓玛宗庸聊天。中午1时,到了第一个休息点,阿师傅点燃篝火作了午餐,让我们饱餐了一顿(居然还有饭后水果,真让我高兴)。半小时后,队伍再次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全是爬坡的艰苦路程,我们翻越了沈家村小垭口(海拔约3900米),没有休息,又继续沿着尼婆落沟(尼婆落的意思是:走到耳朵聋)下山。下山的路一直是在密林中穿越,大约一个半钟头后,只见眼前豁然开朗,金色的阳光照在半黄的树林上,一片高山草甸呈在面前,我顿感一身的疲惫忽然消失无踪,大家高兴的纷纷躺在了草地上。



这时,走在前面的阿师傅已将行李全都从马上卸了下来,而卓玛却不见了身影。上前一问,原来这里就是我们今天晚上的宿营地--尼婆落,至于卓玛,已经走另一条路回家去了。大家抓紧时间把帐逢搭好,阿师傅已经点燃了篝火,并做好了晚餐(由于阿师傅带了充足的食品,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吃得都很丰盛)。让人惊喜的是,阿师傅的小舅子杜基扎西(一个帅哥)来到了我们的中间,他将和阿师傅一起陪伴我们走完余下的路程。杜基还带来了一小桶苏尼玛酒,围着篝火,喝着苏尼玛,吃着热呼呼的食物,居然忘记了旅途的疲惫。夜晚,我抬起头,看到了比雨崩村还纯净的夜空,看到了比雨崩村还近的“银河”。

11月6日,晴,尼婆落-卡瓦村。
早上听着阿师傅的生火声醒了过来,起床、洗漱、吃早餐、拔营,8点45分,出发。今天早居然看见了日照金山,可惜不是雪山。
一路下山,穿过河谷,看到了半山腰的公路,沿着公路前行,10时15分,我们到了依吉乡,过了甲区桥(新修建,但还未通车),顺着依吉峡谷走了一段,远方出现了一条碧绿如玉的河流--通天河(该河与由卡瓦流出的另一条河交汇后流入金沙江),更远的地方现出了玉龙雪山的身影。走在半山腰的路上,恍然有一种走在下雨崩-尼农-西当路上的感觉,唯一不同的只是多了耳边一直响着的马儿的脖铃声。



13时10分,下了一段陡坡,来到一个小村庄(甲区),在此休息了一个小时,吃过简单的午餐,我们顶着烈日出发了。今天又要翻过一座山的垭口(虽然海拔不高,约3500米,但由于是直上约1000米,因此特别艰苦),而此时太阳下的气温高达27摄氏度,让我深深感到了路途的艰难,每走一步都觉得好累,但却不敢停下来,怕一旦停了下来,自己就再也不想走了。还好,在同伴们的鼓励下,我坚持下来了。17时,我们顺利地翻过了垭口。接着就是不停地下山,18时30分,经过哈迪村,到了离村子一公里左右的地方,阿师傅说要不就在这扎营吧,听他说只需再走一个小时就能到卡瓦村,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赶到卡瓦村扎营。



没想道的是,太阳很快落山了,天黑了下来,但姣洁明亮的月光接着为我们照亮了崎岖的山路,大家有惊无险的安全到达了目的地。20时正,我们已经坐在余夏塔(纳西族)家的火塘边喝着青稞酒、吃着野蜂蜜(此蜜乃真正的纯天然食品,由野峰采百花之蜜酿成,味道之清甜,任何购卖的蜂蜜都无法比拟,我们也只是有幸尝到那么一点点而已)吹牛聊天了。余夏塔70岁的爷爷是这个村子里的文化人,能说纳西语,会写东巴文字,经过沟通,他老人家亲笔在我的日记本上留下了充满祝福的纳西文字。



今晚我们将在此借宿,大家把帐蓬搭在了他们家的天台上,临睡前,我又看了看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们,它们依然是那么的美,静静的在那看着我们,似乎离得更近了,我心满意足的安然入睡。

11月7日,晴,卡瓦村-色苦村。
今天出发得有点晚,因为昨晚答应替余夏塔及家人拍照片,拍照结束,已经9时10分了,我们带齐装备离开了卡瓦村。依旧顺着河谷走,路旁的这条河上游为东义河,下段为卡瓦河,河水混浊,阿师傅说可能是上游有人在淘金的原故。沿河而上,大约11时15分,我们见到了将屋子建在河边大岩石上的岩上人家。接着开始爬坡,12时15分到达了苦苦村,阿师傅建议先吃午餐,因为接下来的路程会比较难走。



13时20分,我们开始了今天最为艰苦的一段行程。离开苦苦村后的路一直向上攀升,和昨天一样,我们又一次直上了近1000米,路很难走,基本上都是羊肠小道,一座又一座的山连在一起,连续翻过二个垭口后,感觉今天简直就是爬过了一群山,令人有种绝望的感觉,而自己总算是坚持了下来,心里不由一阵自豪。一路上,遇到了四只马队,赶马人们不理解但又宽容地看着我们气喘吁吁的走着,不时与擦身而过的我们打个招呼。他们也许弄不明白我们为什么离开城市,到这偏僻的大山中进行所谓的徒步,其时连我自己也不甚清楚,只是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说:走出去,于是人就走出来了。



17时30分,夕阳西下,有了前一天走夜路的体验,为了安全,在距色苦村还有二个半小时路程的一处小坝子,我们停了下来,扎营休息,准备明天一早直接赶往俄亚同。

11月8日,晴间多云,色苦村-东义区。
今天多云,正是徒步的好天气。依然在河谷中穿行,12时10分,经过色苦村,前行30分钟后翻过一座山,就到了今天的休息点,一处高山草甸,旁边耸立着一座坡度接近75度的山峰,呈之字型的山路蜿蝯而上,如此险峻的地势却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吃过午餐,我们开始直接登顶,看着近在咫尺的顶峰,却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到达垭口,翻过垭口,顺着树林中歧岖的山路前行,15时30分,我们的马帮终于踏上了俄亚同乡的公路(可惜还未通车)。



阿师傅好心的又送了我们一程,16时40分,我们来到了俄亚同乡的政府所在地。依依话别后,阿师傅他们踏上了返回泸沽湖的路。俄亚同乡距离东义区20余公里,全是土路,由于该乡没有通车,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辆拖拉机,经过商量,驾驶员同意送我们到东义区(当然,要收费人民币150元)。一路上,驾驶员听说我们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就从泸沽湖走了到俄亚同,不禁大为称赞,因为就是当地人也需要三天才行,这让我们很是自豪了一下。

   
坐着拖拉机,经过二个半小时的颠簸,我们到了相对发达的东义区,一打听,这里虽然通了车,但远郊班车车次不固定,今天刚进来一趟车,可明天不走,什么时候走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令我们很着急。吉人自有天相,天黑后,一辆越野车开进了我们住的院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大家上前与越野车驾驶员搭上了话,一番努力后,他欣然同意明天一早送我们到卡斯村(不过要收300元人名币的油费,但这已经很难得了,毕竟替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我们这才放下了一颗心。东义是稻城县的一个区,只通了电,没有电话,进出的车很少。

11月9日,晴,东义区-卡斯牛棚。
越野车将我们直接送到了卡斯村,驾驶员师傅帮忙找到了村长崇勇,在村长家很大的新房子里,我们吃了一顿比较藏式的早餐,并在崇勇的留言本上留下了自己的心情,同时也看到了其他许多驴友们的留言。



村长替我们找好了马,卡斯村租马的业务是由村长组织统一开展的,全村的马集中起来,每次每家一匹轮着出租,每匹马按照租用天数算,三天之内收费350元,据说是景区管理局订的。另外,村子里一匹再收5元的管理费。
10时30分,我们朝着向往已久的卡斯地狱谷出发了,今、明两天的路程是此次徙步旅行的精华--卡斯地狱谷到亚丁的穿越。一路顺着一条小溪逆流而上,两旁植被茂密,随处可见金黄、嫣红的树叶点缀在墨绿的杉树林中,美不胜收,由于谷内植被较密,阳光不能直射进山谷,令人有一种湿冷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卡斯地狱谷的由来吧。地上满是落叶,踏上去又松又软很是舒服,我们不紧不慢的走着,沉醉在此情此景中不能自拔。



中午1时许,在一处开阔的树林里稍试休息后,我们继续顺着洒满落叶的小路向上前行,大约一小时,淅淅走到了山谷的尽头,这时透过树枝,远处的神山仙乃日在蓝天的映衬下,雪峰清晰可见,阳光照射下的他闪耀着圣洁的光辉,我们宛若从阴暗的地狱来到了阳光灿烂的天堂。面对神山,我许下了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能得到仙乃日的仳佑。半小时后,又一座神山央迈勇出现在我们眼前,只见他高耸入云,令人只能仰视谟拜,面对央迈勇,我再次许下了同一个心愿。



经过一段向上爬升的路,下午4时,终于到达了海拔4100米左右的卡斯牛棚,今晚我们将在此宿营,以备明天一早翻过松多垭口,直达亚丁。卡期牛棚建在一处较为平坦的高山草甸中间,这里是当地藏民的夏季牧场,此时已是深秋,草基本上全都枯黄了,牛棚是用一块块木头搭建的简易棚子,内有火塘,晚上我们会住在里面,不知它能否抵住夜间寒风的侵袭。



天还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坐在牛棚前,晒着暧暧的太阳,面朝雪山,我写下了今天的心情。生活有时其实就那么简单,幸福和快乐同样也能如此简单,就如现在的我,非常的快乐和幸福,一边呼吸着清洌的空气,一边看着这无边的美景,一边想着爱的人。

11月10日,晴,卡期牛棚-稻城。
今天的行程有些紧张,我们将从卡斯牛棚出发,翻越海拔约4680米的松多垭口,经亚丁景区,直接赶到稻城县城。
好天气让我的心情也如阳光般灿烂,8点半我们拔营起程,一路向上,随着海拔的上升,高寒山区特有的植被铺满了四周,路两旁出现了冻土带,再往上,高大的树木消灭了,替代它们的是低矮的高山植物,而在更高的山崖上,成群的岩羊正悠闲的散着步。由于近年来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也渐渐多了起来,我们才能有幸看到了这些生活在悬崖峭壁上的精灵,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来保护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吧。



过了一段山脊,随着一片高山草甸的出现,雪线也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往上约300米就是松多垭口。近段时间天气持续晴朗,雪线以上积雪较浅,多数地方形成了亮冰,向导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沿着一条的羊肠小道往上,我们踩着冰雪小心翼翼地通过了这段雪坡,11时许,翻过坡顶的松多垭口,稻城三神山同时出现在我们视野里,仙乃日(观世音菩萨)、央迈勇(文殊菩萨)和夏洛多吉(金刚手菩萨)呈品字形巍然矗立于灿烂的阳光中,在蔚兰的天空映衬下,洁白的雪峰褶褶生辉,一尘不染,撼魂荡魄。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护法神山们就这么静静地站在那,默默地看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事变迁,亘古未变。我此时同样静静的站在他们中间,闭上双眼,双手合十,用心感受着心灵无比的宁静,沉陷其中。



祈祷能得到神山护佑的我们从三神山脚下穿过,向山下走去, 一个小时后,宝石般的牛奶海露出了她美丽的容颜,结了冰的牛奶海象一面镜子,一半如牛奶一样洁白,另一半依然如宝石一样碧绿。我们坐在海子旁,在美景的陪伴下用了午餐。



现在已过了旅游季节,从垭口下来,整个亚丁景区只有我们这一队人,由于已是深秋,几乎所有的小溪都结了冰,我们顺着溪流往下,尽情的欣赏着接踵而来的美景。越向下,高山草甸越多,秋天的草甸将大地全都染成了金黄色,一片一片连在一起,仿佛铺上了巨大的地毯。真是此景只应天堂有,人间那得几回望。



深秋的亚丁让我们流涟忘返,在美景中时光总是飞快流逝,16时许,冲古寺飘扬的经幡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此时此地才见到了三三二二挂着相机的游客,俳徊在寺庙的周围拍照留影。没有停留,勿匆往前,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隆龙坝-亚丁景区的入口,过了旅游旺季,又时值下午的景区管理处没了工作人员的身影,让我们有机会逃过了亚丁景区的门票,而好运气的我们及时地找到了今天最后一辆回稻城的微型车,与向导告别后,我们踏上了归程。此时,随着旅程的即将结束,想家的心情却忽然变得异常强烈起来,心中恨不能立刻就飞回自己温暖的家,看看同车的旅伴们一个个望着车窗外,静静地沉默无语,他们也想回家了吧、、、、、、我想,无论走到那里,也许旅途的终点其实始终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家,那么,是时候回家了。



亚丁距离稻城县城110公里(包车费用为150元人民币,但旺季时有可能达到500元一辆),新修的公路路况不错,一路顺风,晚上9时许,我们到达了稻城县城,县城里很冷清,整个县城没能找到一家能够洗热水澡的宾馆酒店,匆忙在一家小饭店吃过晚餐,疲惫的我们纷纷回到旅店休息了。

11月11日,晴,稻城-昆明。
为了能赶上稻城到中甸的班车,我们起得很早,班车每天只对开一趟,早上六点半发车,还好去得及时,连上我们,只开一趟的中巴车坐了个满满当当。天依然黑着,满天的星星还在眨着眼睛,我们出发了。11月的稻城气温已经很低,夜间甚至达到零度以下,路边的溪流都结了冰,驾驶员只有把带着冰块碎片的水加到水箱里,我们也都惓缩着身体打起了盹。稻城经乡城到中甸大约有700公里左右,公路在大山中穿行,弯道很多,随处可见塌方出现,比较危险。一条大河始终伴随在路的左右,河水碧绿,河两边随处可见一棵棵叶子已经变黄、变红的树木,如画的美景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



整整12个小时的车程后,香格里拉坝子呈现于我们面前,想家之情令我无法停留,我独自坐上了当天中甸回昆明(中甸距昆明679公里)的最后一班车,结束了此次彼步穿越之旅。

后 记
每每想起泸沽湖---亚丁、稻城的穿越,走过的每一步、每一处至今仍历历在目,可当提起笔想写下点什么的时候,却总是落不了笔,特别是进入亚丁景区后的旅程,在我当时的日记本中一直是缺失的一页,也许是愚笨的我无法找到可以描写如此美景的合适词语的原因吧。此次终于鼓起勇气整理出这篇迟到的游记,不足之处,望能得到驴友们的指证
”济源户外网” www.jyhww.com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友爱”的人文精神,以“自主、绿色、氧气、阳光、健康、友谊”为宗旨,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组成。是户外运动者的家园,也是个人挑战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济源户外网-天韵茗茶 | 豫ICP备10211396号-1

GMT+8, 2025-5-10 18:31 , Processed in 0.0450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